论文写作网论文写作网

论文写作网电话
论文写作网免费咨询电话
13021898016

早期中国动画电影音乐及其历史地位

毕业论文库:法律 时间:2016-10-23 点击:

     摘 要: 早期中国动画电影音乐, 从1935年第一部有声动画电影《骆驼献舞》实现由“无声”到“有声”的历史跨越起, 至1949年, 历经了14年的初步探索与有限的发展。在这14年中, 一方面其以自身特有的方式与中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密切结合, 发挥了不可忽视的社会作用; 另一方面它与其他影像元素(主要包括语言、画面等) 的关系得到了有效探索。贺绿汀创作的《都市风光》动画插段音乐成为“第一部”中国动画电影的创作音乐。陆仲任创作的《铁扇公主》音乐形成了中国动画音乐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关键词: 早期中国动画电影音乐; 音画关系; 陆仲任; 《铁扇公主》
  1949年前中国动画电影及其音乐创作处于滥觞
  时期。在该时期, 中国动画电影实现了从“无声”
  到“有声”的历史跨越, 取得了从有声“伴映”到音画初步结合的跃进, 并以内容丰富的影像叙事与复杂社会形势密切结合, 从不同角度再现时代, 成为该时代的特殊文化“印记”。该时期的中国动画电影音乐, 作为动画电影叙事的一个组成元素, 从1935年故事片《都市风光》中的动画插段到1948年的动画片《瓮中捉鳖》, 获得了一定发展, 特别是在中国第一部动画长片《铁扇公主》中, 不仅尝试了多种音画结合形式, 而且音乐基本合规律地成为了影片的重要构成元素, 达到早期动画电影音乐的顶峰。从某种意义上讲, 对早期中国动画电影音乐的研究就是对早期中国电影音乐史和近代中国音乐史的研究, 也是对早期中国动画电影艺术史的研究。
  一、无声时期动画电影的诞生
  国外动画片大约在20世纪20年代传入我国上
  海。据中国著名动画电影导演万籁鸣回忆: “美术电影中的一个主要片种动画片, 是二十年代初期继无声电影之后从欧美传入我国的。” [ 1 ] (第40页) 张慧临认为: “1920年前后, 美国电影动画片随着故事片传入我国。最早来到我国的动画无声片有《大力水手》《从墨水瓶里跳出来》《勃比小姐》等。另外, 在上海的一些娱乐场所还设有一种称为‘活动西洋镜’的原始动画片作为游戏向人们展示。” [ 2 ] (第25 页) 杨金福也提到:
  “1918年, 美国动画艺术家麦斯·福乃克绘制的《大力水手》《勃比小姐》和《墨水瓶里跳出来》
  等动画片, 在上海12家电影院上映。” [ 3 ] (第18页) 国外动画片传入中国的确切时间还有待考证,但正是这些动画舶来品在中国的放映, 引起了中国动画电影始创者的兴趣, 从而开始了艰难的探索历程。
  万氏兄弟, 作为中国动画电影的开拓者, 在
  电影和西方动画电影的启发下, 运用极其简陋的影像设备, 经过艰苦的实验探索, 于1922 年创作了第一部中国动画广告《舒振东华文打字机》, 从此, 拉开了中国无声动画史的序幕, 开启了动画电影“无声”的艺术征程。在接下来的13 年里,创作了多部动画电影, 实现了一次次技术的跃升。
  从动画电影技术史的角度看: 1926 年第一部真正意义的与真人合成的动画电影《大闹画室》(长城画片公司, 万籁鸣、梅雪俦编导, “万氏兄弟”动画设计及摄影) 拍摄成功, 并且在该部电影的拍摄中, 万氏兄弟掌握了赛璐珞复印片的运用, 解决了不动的背景与活动的影像之间的矛盾。以社会学角度看, 从具有广告效用的动画( 《益利汽水》等) 到逗趣娱乐的动画电影(如《纸人捣乱记》等) , 从寓教于乐的动画片(如《龟兔赛跑》
  等) 、缉毒查案的动画片(如《狗侦探》等) 到抗日救国的宣传片(如《国人速醒》《精诚团结》
  《航空救国》《民族痛史》等) , 这些动画电影彰显出鲜明的社会功用, 特别是抗日救国宣传片,标示着中国动画电影在诞生初期就与国家民族的利益紧密结合。根据当时电影放映经常用音乐
  “伴奏”的经验, 该时期的动画电影或许在放映时也有伴奏性音乐。
  二、有声动画电影的滥觞
  电影剧作家和理论家徐葆耕认为: “我们的古
  人早就说过, 人的耳目是相通的。??正因为人的视听会通, 所以总是希望耳目并用, 耳目口鼻并用, 诸感觉器官密切合作实现一种‘综合性的感官享受’” [ 4 ] (第217页- 218页) 因此, 动画电影作为人类创造的综合艺术品, 对声音的追求也不例外。
  20世纪30年代, 当国外有声动画电影以及国
  内外有声电影以视听综合的影片满足观众审美欲求而迅速广泛地受到青睐时, 它们对中国无声电影市场迅速形成压力, 而对个性鲜明的中国无声动画电影更是形成了巨大压力。对此, 万籁鸣曾在回忆中说: “我国动画艺术要进一步发展, 就一定要解决声、光、画的合成问题, 否则无声动画必将迅速被淘汰, 连一个唱挽歌的人也是无处可寻的。那时我思想上紧张异常, 我深深知道在电影各个片种之间, 竞争是十分激烈和残酷的, 动画片能否继续存在和发展, 就在于突破有声这一关。” [ 1 ] (第76页) 为了尽快走出这一困境, 在缺乏资料、资金和技术的情况下, 万氏兄弟进行了千百次试验, 终于摸索出了录音方法, 解决了“无声”问题, 于1935年创作了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 初步实现了声画的结合。对此, 万籁鸣在《忆我国第一部有声动画片〈骆驼献舞〉》文中写道: “这部动画片叫《骆驼献舞》。??骆驼跳舞的声音, 试了很多次不象(像) , 后来一位喜欢京戏的同志灵机一动,说是京剧中的击鼓声可以录为跳舞声, 一试果然很好。大象的吸水声也顺利的解决了, 用了一根空心管吹水成声, 听上去非常逼真。难处理的是骆驼在翻斛斗时的配音, 因为这里不但要‘象声’, 而且要照顾到他的神情, 我们在各种乐器中动脑筋, 最后用了轻尖的笛声最能表达。在骆驼赖在台上不走, 酒瓶横飞这一段, 我们用真的玻璃相击来处理, 录好一段音之后, 玻璃瓶已碎了一大堆, 整个动画片的配音效果真可以说是‘挖空心思’。影片的音乐配音还是从唱片上一段段的(地) 收录下来的。” [ 1 ] (第31页) 中国动画电影就这样开启了自身的“有声”史。
  从现有资料看, 从1935 年至1949年, 有声动
  画电影约有20部左右, 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一) 商业性电影中的有声动画及其音乐
  商业性电影中的有声动画插段, 即插入故事片
  电影中的有声动画片段。在1949年前, 动画与故事片常常结合, 它或者作为技术被用来处理电影中的物体动态或静态之相貌, 或者做成一个片段插入故事片中, 成为“影中影”。在《火烧红莲寺》
  (1928 ) 、《香草美人》( 1933 ) 、《马路天使》
  (1936) 、《翻身年》(1947) 等影片中都用过无声或有声动画插段。其中, 音乐喜剧片《都市风光》①(1935年, 由袁牧之编导, 万氏兄弟美术设计和动画绘制) 中的音乐动画插段是代表, 由贺绿汀作曲。电影的动画插段不是完整意义上的动画电影,但是, 在中国动画电影发展早期, 其积极作用不可忽视。
  《都市风光》动画插段的音乐(谱例1) , 简洁
  精练有效, 音乐与画面、音响配合默契, 插入电影的时机也自然而巧妙。该插段内容: 李梦华(男主角) 和张小云(女主角) 在电影院看电影时看到动画短片, 其内容类似于在此之前李梦华拿着礼物去张小云家找张小云, 以及在门口碰到商人王俊三时的情景。作为“影中影”, 该形式通过动画的虚拟性和夸张性复现了三人在张家的情景, 特别是利用动画片的夸张性鲜活地再现了他们各自的内心。影片以动画重复现实的叙事策略, 使主角在动画中“看到自我笨拙心灵”, 从而使影片增加了喜剧色彩。而这段音乐以规整简洁、节奏富有行进动力感等特点, 与画面同步性结合, “它烘托了这部影片嘲笑的中国都市社会畸形怪状的喜剧气氛, 加强了对影片主题的渲染, 艺术效果极为强烈。” [ 1 ] (第77页) 因此, 电影音乐理论家朱天纬说: “贺绿汀为这部影片中的卡通片段创作了一段诙谐生动的音乐” [ 5 ] 21宣传新民主主义思想、揭露当时社会现实的动画电影及其音乐: 《皇帝梦》(1947) 、《瓮中捉鳖》( 1948 年12月摄制, 方明导演) 等。《皇帝梦》, 1947年11月拍摄, 在中国电影资料馆的总编号为4 - CN - 02866 ( P /C; 资料整理: 王天竞) ,属《民主东北》第四辑的4个不同内容中的一个,是我国第一部木偶动画片。根据影像资料, 傀儡戏《皇帝梦》的编剧: 任颖、陈波儿; 录音: 吕宪昌;东北电影制片厂摄制。该动画片用中国传统戏曲演出的方法, 由“跳加官”开始, 分六场依次叙事。
  舞台性构图, 京剧场面, 程式化人物, 戏曲音乐(京剧唱腔) , 没有对白, 有女声旁白, 片长约14分钟。音乐作为影片中的一个元素, 是演员在舞台上演戏时出现的, 属于有声源音乐。依笔者观映经验, 该片虽然是舞台性质的动画电影, 以固定视角为主的拍摄, 镜头语言非常朴实, 但是作为第一部木偶动画片, 不仅具有开同类动画电影之先河的作用, 而且为后来探索此类型动画电影和中国民间音乐的有机给合, 提供了一定的借鉴作用; 鲜明的宣传功能也为建国后如何使动画电影艺术服务于宣传教育积累了经验。陈波儿作为该影片编剧之一和导演, 作为当时美术片创作小组的主要创建者, 她因此成为“人民动画电影”的开拓者。
  (三) 纪录片性有声动画电影及其音乐
  根据颜慧和索亚斌的《中国动画电影史》记
  载, 纪录片性有声动画电影有木偶纪录片《长恨歌》, 虞哲光导演, 1948年上海宇宙影业公司摄制。
  该片分五幕, 拍成“长三本的彩色纪录片, 编入大型纪录片《中国大观》, 配有英、法语对白, 发行到美国。该片音乐以昆曲为基调, 人物造型、服饰仿古, 布景宏伟。”[ 9 ] (第25页)
  综上所述, 无论是商业性的有声动画插段, 宣
  传性的有声动画电影, 还是纪录片性的有声动画电影, 尽管当时“无声”动画电影还存在, 但是音乐已在“有声”电影形式中彰显出自身独特的作用,逐渐获得相关艺术家的认同和重视, 并以多种不同的方式呈现。因此可以说, 该时期动画电影音乐形成了“丰富的滥觞”。
  三、早期动画电影中的一朵奇葩:
  《铁扇公主》及其音乐艺术特色
  1941年11月19日于上海隆重推出的动画电影
  《铁扇公主》, 是中国和亚洲动画电影史上第一部长片, 世界动画电影史上第四部动画电影长片(前三部是迪斯尼的《白雪公主》《木偶奇遇记》《小人国》) , 其音乐创作开了中国动画电影长片音乐的先风。
  (一) 《铁扇公主》的诞生
  《铁扇公主》(以下简称“《铁》”) 诞生于上海“孤岛”⑤时期, 产生的重要原因是迪斯尼公司的《五彩卡通集》于1937年在上海放映, 特别是动画杰作《白雪公主》于1938年6月2日在上海放映,使上海观众为之倾倒, 从而形成了动画电影热。动画电影创始人万籁鸣观映《白雪公主》后深受影响, 也希望能拍摄一部中国的动画长片———《铁扇公主》。而上海电影人在感受《白雪公主》的“上海热”的同时, 也意识到有声动画电影所蕴含的巨大商机, 因此也愿意投资拍摄大型动画片。万籁鸣说: “正在那时, 我们经上海新华联合影业公司(老板是张善琨) 导演方沛霖的介绍, 接受该公司的聘请, 成立新华联合影业公司卡通部, 即动画部, 这真是两厢情愿, 一拍即合, 我们立即着手筹划摄制动画长片。” [ 1 ] (第87 - 88页) 就这样,1939年下半年万氏兄弟筹划准备, 1940年上半年招聘员工, 并经短训后正式开工。
  《铁》片, 取材于《西游记》中“孙悟空三调
  芭蕉扇”, 即从“第五十九回, 唐三藏路阻火焰山,孙行者一调芭蕉扇”, 到“第六十一回, 猪八戒助力破魔王, 孙行者三调芭蕉扇”[ 10 ] (第4 页) 。
  根据设想, 王乾白大胆改编原著内容, 如“孙行者二调芭蕉扇”, 改为猪八戒二调芭蕉扇。三借芭蕉扇的情景, 天兵天将为孙悟空助阵同降牛魔王, 改为老百姓齐心协力共同制服牛魔王等等。万籁鸣和万古蟾担任此片的导演及主绘。根据片头名单, 所有参与影片制作人员, 共93人。也许是第一次绘制拍摄长篇动画电影, 其中之艰难可能使影片制作者(包括总导演张善琨) 们始料不及。对此, 上海《电影日报》从1940年10月8日至1941年11月19日给予一年多的跟踪报道:
  11万籁鸣、万古蟾加入国联⑥以后, 即从
  事绘摄中国第一部卡通长片的主持工作, 片名
  已经决定为《铁扇公主》, 不久前公布了招考
  技师的消息, 据说应征者众多, 而选择精干的
  人担任, 于万氏兄弟指导之下, 已经有点经验
  了。(1940年10月8日)
  21万氏拟将此全部画稿于《铁扇公主》正
  式公映中, 同时举行展览会, 供每一观众观
  看, 一方面可以增进每一观众的认识, 一方面 可以给予每一个人明瞭, 摄制一部卡通片, 是一件非常艰困的工作。( 1940 年11 月14 日,
  第4版)
  31陆元亮(厂长) 奔走下, 国联卡通部整
  顿, 工作效率从今增加。(1940年12月20日)
  41《铁扇公主》完成在即: 据国联卡通部
  万籁鸣谈??《铁扇公主》现已完成十之七
  八, 实以卡通片每寸每格都由双手描画而成,
  时间消费远过于普通戏剧片, 无法赶快, 因之
  内定于儿童节前完成之预算, 难免超过??。
  (1941年3月12日)
  51国联卡通部扩充: 招考卡通画手(成立
  第二卡通部, 招三十名, 以加快《铁扇公主》
  的进程, 并为第二部长片作准备) 。(1941年3
  月15日)
  61《铁扇公主》七月一日映, 地点在大上
  海戏院。(1941年4月10日)
  71《铁扇公主》中秋完成。(1941年6月
  26日)
  81《铁扇公主》价座或将予提高, 戏院当
  局正郑重考虑中。(1941年11月5日)
  91 “大上海、沪光”明晚九时一刻两院同
  时隆重献映, 中国第一部长篇有声立体卡通。
  摄制三年半, 绘者二百人。《铁扇公主》, 中国联合公司, 百万金巨制, 张善琨监制。( 1941
  年11月18日, 第4版广告)
  从以上史料可以看出: 第一, 《铁》片诞生多
  艰难。毫无动画长片经验的《铁》摄制组曾遇到种种困难, 如工作效率问题(这是当时因新华影业公司的经济状况而引起。该问题的引发和解决, 后来被万籁鸣的《我与孙悟空》等多种文献记载) 、经费问题、人手问题、上映日期问题、票价问题等,但其都在基本商业运作模式下得到处理。第二,《铁》片诞生多创新。《铁》片完全由中国人自己创摄, 虽然有《白雪公主》动画片的形式参照, 但从人员的技术培训到票价等具体相关事情的确定, 前进的每一步所遇到的问题都在中国动画电影人自己的摸索中得到创新性解决。因此, 作为中国第一部商业性的动画长片, 《铁》片是一次艰难而成功的创摄。
  1941年11月19日晚9点15分, 片长⑦ 80分钟
  的《铁》片终于在“大上海”和“沪光”二家影院同时首映⑧ , 这对“国联”来说是划上了令其兴奋的圆满句号, 对于中国动画电影史及其音乐史而言, 则以“新的起点”定格于历史!
  (二) 《铁扇公主》音乐创作特色
  《铁》片音乐由作曲家陆仲任( 1911— ) 创
  作。陆仲任早年考入上海美专音乐系, 学习音乐理论等科目, 1934年考入国立音专作曲选科, 1938年又转入作曲本科, 师从萧友梅、黄自(和声) 等,1933年到1939年间曾为电影故事片《琵琶记》等创作电影插曲。据作曲家陆仲任回忆, 《铁》片音乐是影片拍完后创作的。总体上, 陆仲任的音乐,有自身特点, 符合影片叙事的感性逻辑:
  11素材简洁, 个性鲜明。统观全曲的所有音乐
  片断, 大部分音乐片断的音高材料, 都与“片头2———说明”音乐的旋律素材有关, 它们在各自的音乐发展中, 都隐约可见其旋法特点或者音调特征。作曲家陆仲任说: “为创作《铁扇公主》的音乐, 我曾专门去浙江省宁波的普陀山等地的寺庙采风, 并且记录了寺庙中和尚念经时的吟诵式腔调。
  片头2《取经歌》———说明部分的音乐(谱例2)就是用寺庙和尚念经时的腔调创作而成的。”⑨ 可以给予每一个人明瞭, 摄制一部卡通片, 是一件非常艰困的工作。( 1940 年11 月14 日,
  第4版)
  31陆元亮(厂长) 奔走下, 国联卡通部整
  顿, 工作效率从今增加。(1940年12月20日)
  41《铁扇公主》完成在即: 据国联卡通部
  万籁鸣谈??《铁扇公主》现已完成十之七
  八, 实以卡通片每寸每格都由双手描画而成,
  时间消费远过于普通戏剧片, 无法赶快, 因之
  内定于儿童节前完成之预算, 难免超过??。
  (1941年3月12日)
  51国联卡通部扩充: 招考卡通画手(成立
  第二卡通部, 招三十名, 以加快《铁扇公主》
  的进程, 并为第二部长片作准备) 。(1941年3
  月15日)
  61《铁扇公主》七月一日映, 地点在大上
  海戏院。(1941年4月10日)
  71《铁扇公主》中秋完成。(1941年6月
  26日)
  81《铁扇公主》价座或将予提高, 戏院当
  局正郑重考虑中。(1941年11月5日)
  91 “大上海、沪光”明晚九时一刻两院同
  时隆重献映, 中国第一部长篇有声立体卡通。
  摄制三年半, 绘者二百人。《铁扇公主》, 中国联合公司, 百万金巨制, 张善琨监制。( 1941
  年11月18日, 第4版广告)
  从以上史料可以看出: 第一, 《铁》片诞生多
  艰难。毫无动画长片经验的《铁》摄制组曾遇到种种困难, 如工作效率问题(这是当时因新华影业公司的经济状况而引起。该问题的引发和解决, 后来被万籁鸣的《我与孙悟空》等多种文献记载) 、经费问题、人手问题、上映日期问题、票价问题等,但其都在基本商业运作模式下得到处理。第二,《铁》片诞生多创新。《铁》片完全由中国人自己创摄, 虽然有《白雪公主》动画片的形式参照, 但从人员的技术培训到票价等具体相关事情的确定, 前进的每一步所遇到的问题都在中国动画电影人自己的摸索中得到创新性解决。因此, 作为中国第一部商业性的动画长片, 《铁》片是一次艰难而成功的创摄。
  1941年11月19日晚9点15分, 片长⑦ 80分钟
  的《铁》片终于在“大上海”和“沪光”二家影院同时首映⑧ , 这对“国联”来说是划上了令其兴奋的圆满句号, 对于中国动画电影史及其音乐史而言, 则以“新的起点”定格于历史!
  (二) 《铁扇公主》音乐创作特色
  《铁》片音乐由作曲家陆仲任( 1911— ) 创
  作。陆仲任早年考入上海美专音乐系, 学习音乐理论等科目, 1934年考入国立音专作曲选科, 1938年又转入作曲本科, 师从萧友梅、黄自(和声) 等,1933年到1939年间曾为电影故事片《琵琶记》等创作电影插曲。据作曲家陆仲任回忆, 《铁》片音乐是影片拍完后创作的。总体上, 陆仲任的音乐,有自身特点, 符合影片叙事的感性逻辑:
  11素材简洁, 个性鲜明。统观全曲的所有音乐
  片断, 大部分音乐片断的音高材料, 都与“片头2———说明”音乐的旋律素材有关, 它们在各自的音乐发展中, 都隐约可见其旋法特点或者音调特征。作曲家陆仲任说: “为创作《铁扇公主》的音乐, 我曾专门去浙江省宁波的普陀山等地的寺庙采风, 并且记录了寺庙中和尚念经时的吟诵式腔调。
  片头2《取经歌》———说明部分的音乐(谱例2)就是用寺庙和尚念经时的腔调创作而成的。”⑨ 可以给予每一个人明瞭, 摄制一部卡通片, 是一件非常艰困的工作。( 1940 年11 月14 日,
  第4版)
  31陆元亮(厂长) 奔走下, 国联卡通部整
  顿, 工作效率从今增加。(1940年12月20日)
  41《铁扇公主》完成在即: 据国联卡通部
  万籁鸣谈??《铁扇公主》现已完成十之七
  八, 实以卡通片每寸每格都由双手描画而成,
  时间消费远过于普通戏剧片, 无法赶快, 因之
  内定于儿童节前完成之预算, 难免超过??。
  (1941年3月12日)
  51国联卡通部扩充: 招考卡通画手(成立
  第二卡通部, 招三十名, 以加快《铁扇公主》
  的进程, 并为第二部长片作准备) 。(1941年3
  月15日)
  61《铁扇公主》七月一日映, 地点在大上
  海戏院。(1941年4月10日)
  71《铁扇公主》中秋完成。(1941年6月
  26日)
  81《铁扇公主》价座或将予提高, 戏院当
  局正郑重考虑中。(1941年11月5日)
  91 “大上海、沪光”明晚九时一刻两院同
  时隆重献映, 中国第一部长篇有声立体卡通。
  摄制三年半, 绘者二百人。《铁扇公主》, 中国联合公司, 百万金巨制, 张善琨监制。( 1941
  年11月18日, 第4版广告)
  从以上史料可以看出: 第一, 《铁》片诞生多
  艰难。毫无动画长片经验的《铁》摄制组曾遇到种种困难, 如工作效率问题(这是当时因新华影业公司的经济状况而引起。该问题的引发和解决, 后来被万籁鸣的《我与孙悟空》等多种文献记载) 、经费问题、人手问题、上映日期问题、票价问题等,但其都在基本商业运作模式下得到处理。第二,《铁》片诞生多创新。《铁》片完全由中国人自己创摄, 虽然有《白雪公主》动画片的形式参照, 但从人员的技术培训到票价等具体相关事情的确定, 前进的每一步所遇到的问题都在中国动画电影人自己的摸索中得到创新性解决。因此, 作为中国第一部商业性的动画长片, 《铁》片是一次艰难而成功的创摄。
  1941年11月19日晚9点15分, 片长⑦ 80分钟
  的《铁》片终于在“大上海”和“沪光”二家影院同时首映⑧ , 这对“国联”来说是划上了令其兴奋的圆满句号, 对于中国动画电影史及其音乐史而言, 则以“新的起点”定格于历史!
  (二) 《铁扇公主》音乐创作特色
  《铁》片音乐由作曲家陆仲任( 1911— ) 创
  作。陆仲任早年考入上海美专音乐系, 学习音乐理论等科目, 1934年考入国立音专作曲选科, 1938年又转入作曲本科, 师从萧友梅、黄自(和声) 等,1933年到1939年间曾为电影故事片《琵琶记》等创作电影插曲。据作曲家陆仲任回忆, 《铁》片音乐是影片拍完后创作的。总体上, 陆仲任的音乐,有自身特点, 符合影片叙事的感性逻辑:
  11素材简洁, 个性鲜明。统观全曲的所有音乐
  片断, 大部分音乐片断的音高材料, 都与“片头2———说明”音乐的旋律素材有关, 它们在各自的音乐发展中, 都隐约可见其旋法特点或者音调特征。作曲家陆仲任说: “为创作《铁扇公主》的音乐, 我曾专门去浙江省宁波的普陀山等地的寺庙采风, 并且记录了寺庙中和尚念经时的吟诵式腔调。
  片头2《取经歌》———说明部分的音乐(谱例2)就是用寺庙和尚念经时的腔调创作而成的。”⑨ 21配器总体思路清晰, 目的明确。陆仲任精心安排了整部影片各片断的配器, 效果明显。总体来看, 整部影片, 片头1和片尾是乐队全奏, 显出一定的交响性, 其他部分的几乎所有配器都表现出简明的室内性配器特点。
  31三部性结构曲式的合理运用。影片中有四个
  相对独立的音乐片段, 即“片头1———字幕”、“片头2———故事说明”、“罗刹女设宴时的唱段”、“片尾”。这四个音乐片段与对应的叙事元素都达到了有机结合。
  此外, 值得注意的是, 影片插曲《取经歌》,
  在1941年11月20日的上海《电影日报》上曾有广告: “《铁扇公主》插曲‘取经歌’灌唱片。亚尔西爱胜利公司, 昨天又在灌收新唱片, 系《铁扇公主》中之《取经歌》等, 由韩兰根、殷秀岑、张中凡等主唱, 不日即可发行。”[ 11 ] 实际发行与否,尚无相关史料佐证, 但由此侧面可证, 陆仲任创作的《铁》片音乐是成功的。
  (三) 《铁扇公主》音乐和画面关系
  尽管之前有较为丰富的有声电影和动画电影的
  创摄建构经验, 尽管当时也有《白雪公主》的“模式”可资参照, 但是作为中国动画领域内矗立起的第一座里程碑, 《铁》片在音乐和画面的结合上还是有自身的探索和创新。
  11无声源音乐与画面的关系
  《铁》片注重用无声源音乐⑩ (谱例3) 加强画面内容的现实感, 发挥音乐的提示性和渲染性功能, 鲜明地表现与画面的同步性。第一, 通过音画的同步, 延伸画面的纵伸空间, 加强画面的“现实空间感”。如《铁》片第一分镜结束处, 唐僧师徒四人向远处高山巅的房子走去时, 所创配的音乐,就通过视觉化的音乐与画面有机结合, 起到了强化空间的作用。第二, 通过音画合一, 渲染画面的情势与氛围。这突出表现在最后一个分镜, 一个俯拍远景镜头, 通过灯光前景暗后景亮的空间化处理后, 形成的特色景深镜头。
  从上例看, 音乐以五声性为主, 男女声分部
  时, 以三度音程为主; 三部性结构, 中段是用男声独唱, 以散板形式呈现, 因此, 结构本身孕育了音乐的张力。总体上, 音乐气势恢弘, 合规律而合目的地渲染了影片主题。
  第三, 音画完全同步, 突出人物角色动作。
  这种用法是借鉴了迪斯尼动画片《米老鼠》
  (M ickey M ouse ) 音画完全同步的配音技法。在《铁》片中, 创造了不少音画同步的精妙之笔。如在第九分镜中, 猪八戒去找牛魔王的路上, 为夸张猪八戒走路时的动作, 运用了这种音画合一的手法。长号低音区的音色, 慢速, 突出笨重、懒洋洋的猪八戒形象, 使人忍俊不禁。
  21有声源音乐与画面的关系
  在《铁》片中, 注重有声源音乐与画面的合
  一, 以突出画面内容的艺术真实性, 渲染画面主体的情境, 实现对人物心理的刻画和渲染。如为表现狐狸精从“翠云洞”出来后, 在外采花时, 边歌边走的悠然心情, 作曲家赋予其花腔式的演唱音调, 这既达到了音画合一, 也符合角色的情绪。而当镜头切换至“猪八戒”时, 哼唱继续, 直至用一个甩镜头结束, 并停在狐狸精的近景画面处, 使音乐和画面产生了对位关系, 画面的空间在音乐中得到了拓宽。同时, 对位的声音成为画面上猪八戒行为动作的前因, 从而使音乐也巧妙地起到了组接镜头的作用。因此, 这种用简洁的有声源音乐与画面形成的平行和对位关系, 无论是心理还是空间两方面,都在逻辑上得到强调。应该说, 《铁》片这种音画关系的设置借鉴了当时电影中的音画感性逻辑, 同时, 也有自身可贵的探索和创新。
  综上而观, 陆仲任的音乐创作结合民间音乐素
  材和西方传统作曲技术, 以简明而富有效果的音乐思维, 精心建构了《铁》片音乐。它既有鲜明的民族风格, 也有其时通俗的审美趣味, 有怪异和抒情的渲染, 也有恢弘的烘托。《铁》片音画关系, 在符合中国审美心理要求的基础上, 结合动画夸张、虚拟特点, 着重在情境渲染和“点对点”的音乐关系方面, 进行了创新性探索。总之, 可以说, 无论是商业运作, 还是艺术创新(音乐创作和音乐与画面的关系等) , 《铁》片在当时都达到了中国动画电影史的第一个高峰, 是早期中国动画电影及其音乐创作中的一朵奇葩。
  四、早期中国动画电影音乐的历史地位
  早期中国动画电影音乐, 从1935 年的诞生至
  1949年仅14 年, 然而, 在该时期复杂的社会和文化境域中, 在传统音乐和以歌曲为主的新音乐的生长基中, 获得了初步发展, 发挥了应有作用, 有着不可忽视的文化意义和历史地位。
  第一, 从文化发生发展角度看, 早期中国动画
  电影音乐有里程碑性的历史地位。该时期音乐进入动画电影, 无论是作为宣传性动画电影(如《农家乐》《皇帝梦》等) 的构成元素, 还是成为商业性动画电影(如《铁》片) 的有机组成部分, 都使动画电影从“视感”单面体转变为视听感性综合体,从“无声”到“有声”, 实现了历史性跨越, 成为一种新的类音乐文化。尽管在今天看来, 当时的动画音乐较稚嫩, 有的甚至只是简单的“音”加
  “画”; 作为类音乐, 其属性也仅在感性层面有所体现, 还没有上升到理性层面, 但是它进入了动画电影, 成为动画电影的构成部分, 实现了质的飞跃。
  早期中国动画电影音乐不仅填补了近代中国音乐史和早期中国动画电影艺术史中的空白; 而且从此它以新的审美感性样式, 丰富审美主体的感性, 提升审美主体的艺术感受力(新中国60 年来动画电影音乐的审美接受史可以证明这点) 。
  第二, 从社会价值角度看, 早期中国动画电影
  音乐为近代中国人的生存、解放发挥了重要作用,有着不可忽视的历史地位。早期中国动画电影音乐, 从抗日战争时期的动画配歌(如《满江红》
  等) 和《农家乐》, 到解放战争时期的《皇帝梦》,无论是运用当时新音乐风格的歌曲作为配乐, 还是剪辑运用中国传统的民间音乐作为配乐, 其与相应的动画影像都能较好地结合, 并成为有力的宣传手段, 宣传当时“生存的呐喊”、“正义的呼声”, 从而为宣传抗日和民族解放发挥了独特作用。《皇帝梦》作为第一部有声“人民动画电影”, 更是成为了新中国动画电影及其音乐的起点。
  商业性动画片《铁扇公主》, 也成功地以一个
  “银幕寓言”在一定程度上完成它的抗日宣传之功能。在民族危亡之际, 在“孤岛”这个特殊境遇里, 《铁》片以合规律的神话叙事结构, 巧妙地融入合目的的影像元素, 使影片叙事结构中隐含着抗战应该具有的精神。当时一篇署名罗卡的评论文章就明确指出: “《铁》片可以说是陷于‘孤岛’绝境中的中国艺人拿出志气与技艺来为国争光, 唤起人民同心合力抵御外侮的一次精神胜利”(转引自[ 12 ] , 第177页) 。对于该片中的抗日寓意, “小松次甫刊登于昭和51年(1978年) 的文章可以证明这一点。文章写道: 抱着轻视的眼光去看中国第一部动画片的人们, 看到这部影片如此有趣, 如此豪华, 惊得目瞪口呆。我也有机会弄到了一部影片拷贝, 一看就能清楚, 地地道道, 这是一个体现反抗精神的作品。粗暴地蹂躏中国的日本军遭到了中国人民齐心协力的痛击, 这部影片的意图是一清二楚的。”(转引自[ 2 ] , 第47页) 所以, 当年该片传到日本时, 日本军部曾下令禁映该片。因此, 如果说, “动画是一场比喻, 最大的本体就是社会存在,最大的喻体就是动画自身” [ 13 ] (第30页) , 那么, 《铁》片不啻是蕴含我民族抗日急需精神的喻体, 是“孤岛”时期一则可贵的银幕寓言。
  第三, 从艺术形态学角度看, 动画电影音乐作
  为动画电影整体构成要素, 初步探索了音乐、音响和影像的关系, 以及音乐感性逻辑与叙事逻辑的关系, 积累了一定经验, 为新中国动画电影音乐的发展打下一定基础。故事片《都市风光》动画插段中音乐、音响与画面的“点对点式”同步关系, 《皇帝梦》中传统民间戏曲音乐与影像叙事逻辑的关系等等, 都从不同角度对音乐与其他动画电影元素的结合进行了有益的探索。《铁》片音乐, 首次呈现了长篇动画电影音乐体裁形式的基本特征, 曲式精炼、简明, 整体结构的分段、间隔及画面感鲜明突出, 音乐审美夸张、诙谐和通俗, 等等, 该音乐形态以及音画关系所达到的高度是中国动画音乐史上的第一个高峰。
  综上所述, 早期中国动画电影音乐, 经历13年
  的“无声”时期后, 从1935 年第一部有声动画《骆驼献舞》起, 实现了从“无声”到“有声”的历史跨越, 从此使动画电影完成了由单纯“看”的审美对象向“视听”综合性审美对象的转化, 产生了新的类音乐文化。在有声动画电影14 年的初步探索与有限的发展中, 一方面动画电影音乐与近代中国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密切结合, 并发挥了不可忽视的重要作用; 另一方面动画电影音乐在艺术形态层面(包括音乐创作、音画关系等) 也得到了多方面有效尝试, 这些尝试不仅表现在一部影片中, 而且也表现在多部动画电影的类型化配乐中(如宣传性动画片音乐、商业性动画片音乐和纪录片性动画片音乐等) 。当然, 该时期动画电影音乐的发展毕竟是处于“滥觞”时期, 其艺术水平总体上还是处于起步阶段, 并存在社会功能性大于艺术性、音乐的独立性大于音乐的构成性(作为动画电影的有机构成元素的属性) 等现象。而这些现象对新中国动画电影及其音乐的发展在一定时期内还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注: 本文系笔者在博士论文《中国动画电影
  音乐艺术特征发展研究》( 1989年以前大陆部分)第一章基础上修改而成。本文幸蒙导师汪毓和先生与朱天纬先生指点, 在此深表感谢。)
  ① 1935年10月8日, 第一部由中国人作曲、配乐及自制音响的国产影片———电通公司的《都市风光》在金城大戏院映出, 这是该公司的第四部作品, 也是最后一部。由袁牧之导演, 作歌、作词、作曲、配乐及负责音响者有黄自、赵元任、施谊、贺绿汀等, 指挥吕骥。摘自陈建华、陈洁编《民国音乐史年谱(1912 - 1949) 》, 上海: 上海音乐出版社,2003, 第209 - 210页。
  ②对于武汉时段“万氏兄弟”拍的宣传动画片, 各类电影史和中国动画电影史都有记载, 但各有不同。本文经考证认为: ( 1) 《抗战歌集》应该有7集, 前4集在武汉拍摄,后3集在重庆拍摄。本人通过观映证实, 在《抗战歌集》中有的歌曲是动画配乐, 有的不是, 如《长城谣》。因此, 要弄清其中究竟是否是卡通歌集, 还必须在全部观映后, 才能得到进一步证实。(2) 《抗战标语卡通》, 因为中国电影资料馆有第2 - 4集, 又程季华主编的《中国电影发展史》提到了“第五集”, 史簇明确指出其共5 集, 所以, 本文认为应该是5集《抗战卡通标语》。( 3) 史料有误。第一, 程季华的主编的《中国电影发展史》和张慧临的《中国动画艺术史》关于“第二集”歌辑内容的描述有误, 《满江红》系盛家伦和武汉合唱团演唱, 《长城谣》由周小燕演唱。第二,《抗战特辑》都是纪实性纪录片, 不是动画, 但颜慧、索亚斌著认为是抗日宣传动画短片等, 这应为误识。实际上, 在程季华主编的《中国电影发展史》第13、26、58 页都指出了《抗战特辑》是纪实性纪录片, 并简述了各自具体内容。
  ③程季华主编的《中国电影发展史》和张慧临的《中国动画艺术史》都认为是武汉合唱团演唱, 但在笔者观看的影片上没有注明, 因此, 在没有确切证实之前, 暂定为武汉合唱团演唱。
  ④ 关于《农家乐》的完成拍摄时间考证。张慧临的《中国动画艺术史》认为是1940年11月。1940年9月25日北京《电影报》(第2 版) 刊: “万氏兄弟又一卡通新作《农家乐》” (并附一老人图) 。1941年9月的上海《电影日报》刊: “开始在二十八年十月进行这艺坛上的伟大工作,(拍摄《农家乐》) ,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中??”。因此, 目前确定完成具体时间证据不足, 但基本可确定《农家乐》拍摄开始于1939年, 约完成于1940年秋季。
  ⑤“孤岛”, 是指从1937年12月12日“松沪抗战”到1941年12月8日“太平洋战争”爆发前, 形成的一个独特地理区域, 即北至苏州河以南、南至民国路(今为“人民路”) 、东至黄浦江、西至清华路(今“新华路”) 和大西路(今“延安西路”) 的公共租界和法租界。“孤岛”历时4年零27天, 期间拍摄的电影, 即为“孤岛”时期电影。参见周武等主编《上海: 一座现代化都市的编年史》, 上海: 上海书店出版社, 2007, 第413页。

上一篇:音画统一与视听合一
下一篇:“音乐PARTY”的基本理念及实施步骤

| 法律推荐

更多
早期中国动画电影音乐及其历史地位-法律:早期中国动画电影音乐及其历史地位文章链接:/lunwen/falv/8266.html

| 论文创作推荐资讯

更多 毕业论文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