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多芬的《热情奏鸣曲》是一首带着个人情绪浪漫主义的古典作品,这部作品非常直观地把贝多芬成熟的创作风格展示得淋漓尽致。在那个文艺复兴的年代,人们渐渐从教条中走向自己,开始以自我为中心的“以人为本”,贝多芬在此时用音乐与他的命运作斗争,他的音乐饱含个人情绪激励着人们,《热情奏鸣曲》传承至今也是为了让更多的人去听见、享受,从而引起几个世纪的共鸣,这就是没有人能抗拒得了的音乐大师贝多芬。
一、贝多芬与《热情奏鸣曲》创作背景
作为德国历史上最伟大的音乐家之一,路德维希·凡·贝多芬(Ludwig van Beethoven)是古典主义时期的代表人物,又是浪漫主义时期的强力开拓者。贝多芬在耳朵失聪后,依然创作了许多类似第九交响曲(作品第125号)这般的鼎世佳作。贝多芬一生共创作了9首交响曲、32首编号钢琴奏鸣曲、10部小提琴奏鸣曲、16首弦乐四重奏、1部歌剧、2部弥撒、1部清唱剧与3部康塔塔,另外还有大量室内乐、艺术歌曲与舞曲。其中贝多芬的钢琴奏鸣曲被后人誉为音乐史上的“新约全书”。
(一)贝多芬音乐创作简述
贝多芬的创作几乎涵盖了大部分的音乐艺术形式。无论是器乐作品、室内乐、艺术歌曲,还是交响乐、歌剧、钢琴协奏曲这类的大型作品,都能感受到贝多芬在创作中体现的人生哲理和音乐精神。
从风格上来看,贝多芬的音乐创作明显经历了三个时期的发展。从1792年至1800年左右,是贝多芬创作的第一个时期,贝多芬音乐风格中代表意义的“英雄性”在这些作品中有了初步的体现,早期作品包括在波恩和1800年以前在维也纳写的一些室内乐和第1、第2交响曲、钢琴奏鸣曲《悲怆》、C大调第一钢琴协奏曲等,主要沿着海顿和莫扎特的惯用创作道路上有所发展。所以说这个时期可以看作为贝多芬的“创作准备”阶段。
从1803年至1805年,则是贝多芬的创作成熟时期。贝多芬将自己对艺术的热爱、对音乐的迷恋、对宗教束缚的抗争、对丑恶和封建的鞭笞,成为贝多芬创作中期大多数音乐作品的主题。期间诞生了诸如《降E大调第三交响曲》(英雄)、《c小调第五交响曲》(命运)、歌剧《费德里奥》。这一时期,贝多芬也努力探索并发展奏鸣曲的音乐表现和曲式结构功能,打破原有套曲相对机械的程式关系,使得音乐形象充满了戏剧性,乐章和乐章之间、主体和主题之间充满了对比性,较为著名的《f小调奏鸣曲》(热情)和《C大调奏鸣曲》(黎明)就诞生于这个时期。贝多芬的这些创作要求和想法直接影响到他对原有奏鸣曲式的展开部和尾声进行与海顿、莫扎特极为不同的对比和扩展。
1816年至贝多芬去世的这十年时间是其创作的晚期阶段,最后六首钢琴奏鸣曲以及《D大调庄严弥撒》都体现贝多芬的音乐精神再次升华以及独特的音乐创意。虽然表面上看创作属于“低潮”,但在耳疾、精神压力、经济困难的重重危机下,贝多芬依然能创作出第九交响曲(作品第125号)这样的创世巨作。由于这部交响曲的第四乐章加入了大型合唱,故后人称之为“合唱交响曲”。合唱的部分是以德国诗人席勒的《欢乐颂》为词。这部交响曲被公认为贝多芬了贝多芬整个音乐创作生涯漫长的音乐精神之总结。
(二)《热情奏鸣曲》创作背景
《热情奏鸣曲》,贝多芬所创作的钢琴奏鸣曲中重要代表作之一。同时这是贝多芬作品中最富有热情和斗志的一首钢琴奏鸣曲,充分展示了贝多芬对生活的英雄主义以及对自由的追逐。有关此曲,贝多芬曾说:“去读一下莎士比亚的名剧《暴风雨》吧! ”。莎士比亚的名剧《暴风雨》的主题表现的是人类的智慧和毅力必将战胜大自然的力量,其主题与此曲所表达出来的热情奔放、具有英雄主义的中心思想是完全符合的。经考证,其实《热情》的标题是汉堡出版商克郎茨因为此作充满激情而起的,原来的曲名是《第二十三钢琴奏鸣曲》(作品57号)(献给弗朗茨·冯·布龙斯维克伯爵)。②
虽然那时候的法国侵略者让贝多芬非常反感,但他却对法国民风却十分热衷。不难发现,在那个时期里贝多芬的精神上也同时受到了革命思想的鼓舞。他从失望中重新站立起来,并从悲伤情绪中获得了坚强的力量,促使了他能以饱满的力量继续与邪恶斗争,他心中抱以必胜的信念,将这一英雄主义精神充分地表现在《热情》奏鸣曲中,其创作达到了思想与技术的结合,理智与情感的统一,将古典主义的理性与庄严、浪漫主义的感性与张扬有机地结合在一起。③相比贝多芬之前的音乐作品,这首热情所呈现的个人英雄主义以及不安的情绪更为勇敢大胆,仿佛贝多芬就在战场上为着自由民主而咆哮而战斗。所以笔者认为这首热情奏鸣曲所表现历史的深刻性和矛盾性以及英雄性在贝多芬中期之前的作品都是史无前例的。
二、《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曲式分析
在《热情奏鸣曲》中,贝多芬的艺术气质得以完整体现。内容和形式的无比和谐,勾勒出艺术的灵魂。现就《热情奏鸣曲》第一乐章的曲体进行分析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