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工作导向的MBA培养更加注重实践认识和工作认识,但是面对着当前越来越严格的论文检查以及更恰当的完结对MBA的培养计划,高校应树立一个平台专门处理其论文管控流程,使得学生能够明晰地知道时刻节点的使命组织,以及不能完结的赏罚机制,一起还应针对该类学生专门树立论文的写作标准和写作模版。
1、问题的提出
近年来,伴随着研究生招生规模的不断扩大,研究生培养的质量问题逐渐凸现出来。研究生教育是高等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其培养质量深刻影响着一个国家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的发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 年)》明确提出:“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建立健全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故而,如何建立和建设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成为近年来诸多学者和高校所共同关注的重点议题[1]。伴随着专业学位研究生数量的迅速崛起,一些学者也开始关注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质量保障问题[2]。其中,论文的质量是办学质量的重要体现,更是完成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计划的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但是,当前的专业学位硕士更加注重实践意识和职业意识,对于论文的写作相对缺乏重视。因此,有必要针对该群体的论文写作流程提出科学的监控流程。本文将以专业学位研究生中最具典型性的群体之一--MBA,提出科学的论文管控流程。
2、MBA论文写作现存的主要问题
应该明确的是,现存的MBA论文写作过程发挥了积极且十分重要的作用。否则,就无法解释近年来我国在MBA教育中所取得的巨大发展,但也应该看到存在的问题。具体而言,笔者认为学员主要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比较突出。
2.1 选题及撰写开题报告阶段
作为论文写作流程的第一步,题目的重要性不言而喻。论文的选题应有意义,研究面不可过大或过于具体。最终选题的确定更应该是在对某特定研究问题做了相关整体回顾和了解后决定的。然而由于准备工作不够充分与指导教师的交流沟通时间短等问题的存在,学员们最终的选题通常会出现研究面过于宽泛而无法论述详尽或者是针对某过于具体的事件的研究而失去研究价值等问题。开题报告对于论文的整体写作,不管是整体逻辑还是框架结构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如果该阶段的工作做得不够扎实,对于论文写作后期的科学性便很难保证。指导老师不论是在题目的选择还是开题报告的撰写方面都有着较强的专业性,学员与指导老师沟通的缺乏无疑会降低题目选择和开题的质量。
2.2 写作阶段
在该阶段,由于MBA学员往往是在职人员,需要兼顾工作、学业甚至家庭,故而MBA学员的拖延症现象十分严重。在论文最后提交日临近前匆忙交稿,导致指导教师没有更多的时间来帮助其修改论文是司空见惯的事情。无疑,学员的论文通常会出现程度不等的问题。首先,文不对题。学员通常出现文章所述内容与题目不对称的情况。其次,出现数据、结构、解决方案等方面的硬伤。学员的论文通常会使用大量的文字描述而缺乏相应数据支持,所用数据分析方法不恰当、数据与所得结论并不存在明确因果关系等问题。最后,文章中的小问题更是层出不穷:定义不准确、用词夸大、参考文献格式不准确等问题。
2.3 答辩与论文定稿階段
在该阶段,答辩前准备不足、出于无充足时间甚至态度不端正等问题导致不能针对答辩老师意见有效修改论文、查重率太高等问题均不利于一篇高质量论文的形成。
3、加强MBA论文质量的系统思考
一篇合格的专业学位硕士论文应该具备几个条件:①论文形式需要符合基本的标准和范式;②学员要投入充足的时间进行论文写作;③执行严格的论文管控流程;④最关键的便是师生配合,指导老师的投入与责任心。
3.1 论文写作流程管控
为达到上述标准,从指导学生的角度看,可以将整个论文的写作过程分为研究启动(选择导师)、论文选题、撰写开题报告、开题答辩、收集数据、数据分析、对策方案设计、方案结果分析、论文初稿写作、论文修改、论文定稿、论文评审、论文答辩等具体过程。
每个过程都设定相应的时间节点。在总体时间安排上,论文写作时间整体控制在8个月(34周)之内,其中,各阶段的具体持续时间如图1所示。
3.1.1 论文写作流程的基本要求
在明确了各阶段的时间节点后,学员应在规定的时间内向指导教师提交相应的成果物,指导老师也在各阶段进行相关的指导。这样就可以保证指导教师在学员的论文写作之初就参与论文的指导,既督促了学员能够用更多的时间用于论文写作,也保证了指导教师有充裕的时间来对学员进行指导。根据上述的工作阶段,学员与老师所应完成的任务可以归为如下几类:
(1)论文选题与开题。在该阶段,学员应该就研究问题与指导老师进行充分探讨,明确有进行研究的必要,进而对与研究问题相关的文献进行认真了解与回顾,在必要时与导师进行充分沟通。认真撰写开题报告,更重要的是针对导师提出的修改意见逐步完善。导师应该充分了解学员研究对象企业的基本情况、选题背景等,为学员的选题掌控好方向,并且完成学员一、二、三稿的修改。
(2)资料收集。此时,学员需要收集翔实的数据资料作为论文的支撑,避免出现论文中对问题描述以文字居多而缺乏数据支撑的问题。导师应该指导学员如何收集数据,并要求学员在指定的时间内完成基础的数据收集工作。对学员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判断,明确表明数据是否符合标准。
(3)资料分析。掌握基础理论知识、熟悉分析问题的方法与工具、了解不同类型的论文的标准范式是学员在此阶段必须完成的任务。导师应该对学员的数据分析方法进行把关,即根据论文类型,指导学员用合适的分析方法对基础数据资料进行分析。
(4)方案设计。值得注意的是,方案的设计过程是论文写作工作的重点。学员在该阶段应用相关理论解决所研究的具体问题,导师应该关注方案所依托基础理论与方法,关注方案的科学性、逻辑性等。
(5)论文写作及修改。无疑,在此时间段中,学员应该在积累了上述各阶段的成果后,进行论文的写作,并与导师进行充分沟通,根据导师意见进行完善修改。导师应密切关注学员写作情况,必要时进行指导点拨,并对学员的论文一、二、三稿提出修改意见。
(6)论文评审、论文答辩。进入到这两阶段后,学员主要是针对评审意见进行论文的修改与完善。导师则需要评估评审意见,指导学生对论文进行修改。
3.1.2 论文写作流程的管控逻辑
为了有效消除学员的拖延症,确保学员在每个写作阶段都有充裕的时间来完成论文写作所必要的工作,同时还要确保指导教师在每个阶段都能够有充裕的时间对学员的论文写作工作加以指导,防止学员在论文提交截止日之前匆忙提交论文这种现象的发生,本文主张应对学员的每个写作阶段采取实时管控的策略。基于此,本文按照关键链项目管理的思想[3]设计了针对各个写作阶段的管控思路。如图1所示,将每个阶段的计划时间压缩1/3,并将被压缩的1/3时间汇总后集中作为缓冲放在整个论文写作计划的最后。以某阶段写作任务的实际完成时间与压缩后的该阶段计划完成时间的差值,来表示该阶段的写作任务对缓冲的侵蚀状况,并以缓冲侵蚀百分比这一指标来对论文的整个写作进程进行管控,其中:
缓冲侵蚀百分比=缓冲侵蚀量/缓冲时间×100(%)
如果在论文的写作初期就发现缓冲时间被大量侵蚀,指导教师就可以及时督促学员完成论文相应阶段的工作。如果缓冲侵蚀百分比不足1/3,即处在图1中缓冲区的绿色区域,表明紧张正常,如果超过2/3,即处在图1中缓冲区的红色区域,表明整个缓冲时间即将被耗用殆尽,导师需要特别督促学员完成论文相应的写作工作。这样,老师可以时刻掌控整个论文写作过程的进度,确保论文保质保量完成。
3.2 论文写作关键“节点”的配套管理流程
为了实现对论文进行更好的管控,与学生角度分类略有不同的是,从MBA学位管理的配套流程来看,可将一篇论文的完整写作流程的关键“节点”依次为选导师、选审题、开题1、开题2、匿名评审、预答辩、答辩1、答辩2。下面将对各关键节点如何进行具体管控进行论述。
(1)选导师。学员可根据导师库、导师的研究方向或者他人的推荐选择意向导师,在初步确定意向导师后,与导师进行沟通,同时导师确定是否能够指导该学员,通过此过程学员确定最终的指导老师。
(2)审议题。学员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企业现象在进行了相关的文献阅读后选定研究问题,导师对相应企业背景和问题做相关了解后对学员的审题做出评价,明确告诉学员该选题是否可行。通過此过程,学员在确定选题后填写选题意向表。
(3)开题1、开题2。学员在对研究问题的相关文献进行总体回顾与详细了解并与导师做充分沟通交流后进行开题报告的撰写与完善。作为证明可进行开题的佐证材料,在开题报告后应附上导师开题确诺。同时为确保开题质量,应建立二次开题制度,且比率不应过低。
(4)匿名评审。从师资库中随机抽取三名老师作为评审,对论文进行评审。如若三票不过,该学员直接二次答辩;二票不过,进入预答辩;一票不过,修改完善。
(5)预答辩。在该节点,要注重形式预审,不满足该要求的无资格进入一答,直接进入二答;通过者进入一答。
(6)答辩1、答辩2。为确保答辩质量和最终论文的质量,在一答中可设置不低于10%的进入二答的比率,如果二答不通过,进入复议。
4、结 语
论文标准是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基本标准,也是一门高超的MBA管理艺术[4]。使MBA论文写作流程更加合理化、提高其论文质量是完善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中必不可少的一个环节,也是提高MBA学员自身素养的一个途径。科学的MBA论文管控需要道、法、术、器的全面配合。器即对关键节点的控制,术即时间的约束,法即过程中的管理,道即师生的互相配合。本文也正是对道、法、术、器的具体应用做了详细论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