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4月底,他又远赴荷兰阿姆斯特丹,从印度第11届总统阿卜杜尔·卡拉姆博士手中,代表武汉大学领取了地理空间信息科学“全球领袖”奖;而他个人则接到了国际摄影测量与遥感学会的通知:授予他“荣誉会员”称号,这是国际上该领域的最高荣誉,全世界仅有10人享此殊荣。
他曾解决了世界测量学上的百年难题,3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研发成功3项测绘界全国第一,指导的博士生论文5次入选全国百篇“优博”。正是在以他为首的科学家团队的努力下,中国测绘科学与美德并驾齐驱,稳立世界三强。
他,就是中国测绘界和湖北省唯一的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
逆境15年,解决测绘学百年难题
“我读书时胆子大,爱提问,常把自己对名家著作的质疑写成读书心得,到处寻找老师求解。”学生时代的李德仁,就有那么一种与众不同的特质。
1957年,17岁的李德仁从江苏省泰州中学毕业,被武汉测绘学院航空测量系录取。当时,学院院长是夏坚白院士,系主任是王之卓院士。
大学6年里,李德仁每天都处于求知若渴的状态。大四时,他在苏联专家撰写的教科书上发现了问题,写了好几篇文章。同班同学朱宜萱和王之卓的女儿是好朋友,李德仁就托她把文章转给王之卓,而李德仁和朱宜萱后来也成就了美好姻缘。
王之卓在文章上写了很多批注,并把李德仁叫到家里,师生俩长谈了3个多小时,连晚饭都耽误了。半个世纪过去,李德仁仍清楚记得当时的情景,“谈话从下午5点开始,既深入重点又天马行空,浑然不觉天色已晚。师母多次请我们到餐厅吃饭,被兴致正浓的王老一推再推,直到晚上9时。”正是这次交流,奠定了这对师生黄金搭档的终生情谊。
1963年,李德仁本科毕业,王之卓鼓励他报考自己的研究生。当年选拔的考试科目共三门,李德仁两门满分、一门99分。但因为档案里一份“莫须有”的材料,他被取消了录取资格。天之骄子开始面对长达15年的人生逆境。他先后在航测队、干校、水泥厂、研究所当工人、炊事员、技术员、科室负责人。而王之卓一直牵挂着这位得意门生,不仅时常写信叮嘱他别丢了学问,还千方百计托人帮助他。李德仁谨记恩师的嘱托,在工作中精进业务。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李德仁终于回到了恩师身边,这一年,他39岁。6年前下放时在水泥厂研制的硫铝酸盐水泥系列,获得第一届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在王之卓门下读研究生的1000多个日夜,李德仁埋头苦学,仅专业方面的读书笔记就有厚厚30多本。1981年,当他以全优成绩获得硕士学位时,已练就一身过硬本领:基本功扎实,洞悉本学科发展状况和国际著名专家研究方向。他站在中国测绘学界的前沿,整装待发,随时准备跑步冲进世界航测研究的前列。这一年他留校任教,随即以访问学者身份赴联邦德国进修。在波恩大学,他不仅熟练自如地运用西方先进的理论和方法,还能指出其优点和缺陷,提出改进办法。半年内,他发表了两篇高质量论文,引起西方学者的广泛关注。他针对西方学者发现和消除粗差的倾向性方法,反其道而行之,从验后方差估计理论出发,在极短时间导出比丹麦法更优越的新方法,被国际测绘界称为“李德仁方法”;他根据这种方法研制出的新软件,获得了比波恩大学原软件更佳的计算结果。
1983年,李德仁转入斯图加特大学,在欧洲摄影测量试验组织主席阿克曼教授门下攻读博士。他常在教堂午夜的钟声响过之后才走出实验室,第二天早晨,又拿着阿克曼教授给他的万能钥匙第一个打开实验室和资料室大门。阿克曼被这位中国学生独具的才干和敬业精神深深感动了。他说:“我能证实,李先生是一位杰出的摄影测量学家,他的水平完全是现代国际水平。”他建议当地政府和自己一起承担李德仁进修所需费用。多年之后,阿克曼还这样教育德国学生:“你们羡慕李德仁教授的成就吧,他为自己的祖国而拼搏,他每天工作都在14小时以上,而且常常是通宵达旦!”
只用两年半时间,李德仁完成了通常需要五六年才能完成的博士论文和学位课程。在长达255页的博士论文《摄影测量平差中控制点粗差和像片系统误差区分可能性理论和试验》中,他将占统治地位的荷兰学者巴尔达教授的经典理论进行了扩充和发展,给测量结果的准确度问题研究带来一片光明,使不同模型误差的区分和同一模型误差的定位难题迎刃而解。
素以严谨著称的大地测量学家、德国洪堡基金会委员格拉法韧特教授再也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挥笔在他的博士论文上批道:“我为这篇文章而激动,它解决了测量学上一个百年来的难题。”他的博士论文以“1分加5星”的得分,迄今仍保持着斯图加特大学博士答辩的最高纪录。王之卓称赞李德仁:“获得了前人所没有解决的创造性成果。”
李德仁把粗差发现的理论上升到粗差和系统误差区分的理论上,荣获了该项成果的最高奖——汉莎航空奖。今天,即使是世界上科学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也要用李德仁的理论来校正自己的航测平差系统。他以智慧和勤奋叩开了权威之门,实现了超越前贤的梦想。
李德仁婉言谢绝了欧美许多摄影测量教学科研单位的热情邀请,1985年,他站在了母校的讲台上,不讲职称和待遇,给本科生开了三门课。一年后他被破格晋升为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S集成,让百姓享受高科技
经过20多年的研究,李德仁提出了全新的科研理念,做出了许多重大的科研和教学尝试。之所以硕果累累,是因他从未片刻离开心仪的事业。
上世纪90年代,在主持完成多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课题后,他敏锐意识到:多系统集成,是学科发展的方向!
于是,当选院士后的第一篇文章横空出世:《论3S集成》(3S指GIS、GPS和RS)。这一思想受到国际认可和赞扬,成为李德仁的标志性文章。其后,随着一项项创新成果相继诞生,进一步奠定了中国作为世界上航测遥感三个最重要强国之一的地位——他在1994年底给全国的航空摄影测量人员带来福音:他主持完成的“GPS用于空中三角测量的试验研究”使野外工作量减少了90%,节约费用70%,并大大缩短了成图期,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领导研制的具有中国版权的地理信息系统“吉奥之星”,在全国七大江河数据库建库工作中,一举击败老牌的美国ARC/INFO软件,成为全国测绘系统数据库生产的主要软件,打破了国外GIS软件“一统天下”的局面,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高清晰度可视电话,系列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主持研制的中国首套“移动道路测量系统”,被誉为“革命性的高科技产品”,已向全世界推广,成果“基于3S集成技术的LD2000系列移动道路测量系统”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产品已在国内外销售120多套。
他曾解决了世界测量学上的百年难题,3次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研发成功3项测绘界全国第一,指导的博士生论文5次入选全国百篇“优博”。正是在以他为首的科学家团队的努力下,中国测绘科学与美德并驾齐驱,稳立世界三强。
他,就是中国测绘界和湖北省唯一的两院院士、武汉大学教授李德仁。
逆境15年,解决测绘学百年难题
“我读书时胆子大,爱提问,常把自己对名家著作的质疑写成读书心得,到处寻找老师求解。”学生时代的李德仁,就有那么一种与众不同的特质。
1957年,17岁的李德仁从江苏省泰州中学毕业,被武汉测绘学院航空测量系录取。当时,学院院长是夏坚白院士,系主任是王之卓院士。
大学6年里,李德仁每天都处于求知若渴的状态。大四时,他在苏联专家撰写的教科书上发现了问题,写了好几篇文章。同班同学朱宜萱和王之卓的女儿是好朋友,李德仁就托她把文章转给王之卓,而李德仁和朱宜萱后来也成就了美好姻缘。
王之卓在文章上写了很多批注,并把李德仁叫到家里,师生俩长谈了3个多小时,连晚饭都耽误了。半个世纪过去,李德仁仍清楚记得当时的情景,“谈话从下午5点开始,既深入重点又天马行空,浑然不觉天色已晚。师母多次请我们到餐厅吃饭,被兴致正浓的王老一推再推,直到晚上9时。”正是这次交流,奠定了这对师生黄金搭档的终生情谊。
1963年,李德仁本科毕业,王之卓鼓励他报考自己的研究生。当年选拔的考试科目共三门,李德仁两门满分、一门99分。但因为档案里一份“莫须有”的材料,他被取消了录取资格。天之骄子开始面对长达15年的人生逆境。他先后在航测队、干校、水泥厂、研究所当工人、炊事员、技术员、科室负责人。而王之卓一直牵挂着这位得意门生,不仅时常写信叮嘱他别丢了学问,还千方百计托人帮助他。李德仁谨记恩师的嘱托,在工作中精进业务。1978年国家恢复研究生招生,李德仁终于回到了恩师身边,这一年,他39岁。6年前下放时在水泥厂研制的硫铝酸盐水泥系列,获得第一届国家科技发明二等奖。
在王之卓门下读研究生的1000多个日夜,李德仁埋头苦学,仅专业方面的读书笔记就有厚厚30多本。1981年,当他以全优成绩获得硕士学位时,已练就一身过硬本领:基本功扎实,洞悉本学科发展状况和国际著名专家研究方向。他站在中国测绘学界的前沿,整装待发,随时准备跑步冲进世界航测研究的前列。这一年他留校任教,随即以访问学者身份赴联邦德国进修。在波恩大学,他不仅熟练自如地运用西方先进的理论和方法,还能指出其优点和缺陷,提出改进办法。半年内,他发表了两篇高质量论文,引起西方学者的广泛关注。他针对西方学者发现和消除粗差的倾向性方法,反其道而行之,从验后方差估计理论出发,在极短时间导出比丹麦法更优越的新方法,被国际测绘界称为“李德仁方法”;他根据这种方法研制出的新软件,获得了比波恩大学原软件更佳的计算结果。
1983年,李德仁转入斯图加特大学,在欧洲摄影测量试验组织主席阿克曼教授门下攻读博士。他常在教堂午夜的钟声响过之后才走出实验室,第二天早晨,又拿着阿克曼教授给他的万能钥匙第一个打开实验室和资料室大门。阿克曼被这位中国学生独具的才干和敬业精神深深感动了。他说:“我能证实,李先生是一位杰出的摄影测量学家,他的水平完全是现代国际水平。”他建议当地政府和自己一起承担李德仁进修所需费用。多年之后,阿克曼还这样教育德国学生:“你们羡慕李德仁教授的成就吧,他为自己的祖国而拼搏,他每天工作都在14小时以上,而且常常是通宵达旦!”
只用两年半时间,李德仁完成了通常需要五六年才能完成的博士论文和学位课程。在长达255页的博士论文《摄影测量平差中控制点粗差和像片系统误差区分可能性理论和试验》中,他将占统治地位的荷兰学者巴尔达教授的经典理论进行了扩充和发展,给测量结果的准确度问题研究带来一片光明,使不同模型误差的区分和同一模型误差的定位难题迎刃而解。
素以严谨著称的大地测量学家、德国洪堡基金会委员格拉法韧特教授再也无法掩饰内心的激动,挥笔在他的博士论文上批道:“我为这篇文章而激动,它解决了测量学上一个百年来的难题。”他的博士论文以“1分加5星”的得分,迄今仍保持着斯图加特大学博士答辩的最高纪录。王之卓称赞李德仁:“获得了前人所没有解决的创造性成果。”
李德仁把粗差发现的理论上升到粗差和系统误差区分的理论上,荣获了该项成果的最高奖——汉莎航空奖。今天,即使是世界上科学技术最先进的国家,也要用李德仁的理论来校正自己的航测平差系统。他以智慧和勤奋叩开了权威之门,实现了超越前贤的梦想。
李德仁婉言谢绝了欧美许多摄影测量教学科研单位的热情邀请,1985年,他站在了母校的讲台上,不讲职称和待遇,给本科生开了三门课。一年后他被破格晋升为教授;1991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3S集成,让百姓享受高科技
经过20多年的研究,李德仁提出了全新的科研理念,做出了许多重大的科研和教学尝试。之所以硕果累累,是因他从未片刻离开心仪的事业。
上世纪90年代,在主持完成多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的研究课题后,他敏锐意识到:多系统集成,是学科发展的方向!
于是,当选院士后的第一篇文章横空出世:《论3S集成》(3S指GIS、GPS和RS)。这一思想受到国际认可和赞扬,成为李德仁的标志性文章。其后,随着一项项创新成果相继诞生,进一步奠定了中国作为世界上航测遥感三个最重要强国之一的地位——他在1994年底给全国的航空摄影测量人员带来福音:他主持完成的“GPS用于空中三角测量的试验研究”使野外工作量减少了90%,节约费用70%,并大大缩短了成图期,获199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领导研制的具有中国版权的地理信息系统“吉奥之星”,在全国七大江河数据库建库工作中,一举击败老牌的美国ARC/INFO软件,成为全国测绘系统数据库生产的主要软件,打破了国外GIS软件“一统天下”的局面,获2001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主持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性能、高清晰度可视电话,系列产品达到国际先进水平;他主持研制的中国首套“移动道路测量系统”,被誉为“革命性的高科技产品”,已向全世界推广,成果“基于3S集成技术的LD2000系列移动道路测量系统”获2007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该产品已在国内外销售120多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