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大学迅猛扩招与学生巨大就业压力的双重钳制下,很多研究生内心都有一大疑问:我读研究生就是为了找一个好工作,例如法科学生绝大部分都是走向公检法或者其他实务部门,可能只有万分之一的人进入高校当老师,进行学术研究。既然好工作与写好学术论文没有啥关系,为什么要求研究生写论文呢?事实上,有的高校鉴于本科毕业论文质量江河日下、流于形式、抄袭成风,甚至产生了取消毕业论文的想法。固研究生教育体系也同样存在着要不要写论文(或毕业论文)的疑问。
其实这是一个巨大的观念误区,没有正确认识到写论文的价值。
首先,从不带任何价值评价的纯功利角度看,写论文是更好谋生的手段。俗话说得好:“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状元”就是搞学问、写论文的顶尖者。在思维的角度,各行各业的工作与写论文一样,都要学会怎样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如果你的理想工作是一个政治家,要搞学问;如果你的理想工作是一个房地产老板,要搞学问;如果你的理想工作是当一名检察官、法官,要搞学问。甚至于极端点讲,某人就想做一名“成功”的犯罪分子,你也要“搞好学问”,学会如何“做好文章”。所以在研究生期间,学会了如何写好学术论文的方法,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对将来的就业与更好地进行创造性的工作,大有助益。
其次,从理想的价值层而看,写论文是自我价值实现的一种体现。俗话说:“人生如戏”。每个人的一生之戏好不好,决定于自己书写的剧本的价值之有无与程度。哲学家萨特曾言:“存在先于本质”,作为大学生或者研究生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在其位,谋其政”,一步步做好当下应该做的事情,而不能老是想着“生活在别处”,陷入“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的怪圈。前一段时间,学界关注、讨论钱学森之问“为什么现在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对此人们常归咎于大学教育之弊,尤其是归咎于没有好的老师—大学有大楼没大师。其实这只看到了问题的次要方而。因为这里有一个“先有蛋还是先有鸡”的古老哲学问题。假设学生是蛋,老师是鸡,大学是鸡窝,那么蛋的质量不好,不能单向地归因于鸡不好、窝不好。如果杰出人才的产出单向依赖于是否有大师,必然会得出一个荒谬的结论:由于没有第一位大师,所以永远不会有优秀的学生,如此,我们国家提出的“创新型国家战略”就永远是一句不可能实现的空话。实际上第一位大师的产生,也首先是从学生时代的一点一滴的自我成长开始的。如果说大学本科教育之弊表现在创造性的素质的缺乙“大学生”沦为“大龄中学生”,那么研究生教育之弊同样表现在缺乏创造性的研究生沦为“超大龄中学生”。大学生、研究生更应该反思钱学森之问,将钱学森之问转换为“我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人才,、“我如何实现自我的价值”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