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在就业时遇到了很多困难,影响到了社会的和谐发展。大学毕业生的可雇佣能力不足是就业问题出现的根源,为此,提升他们的可雇佣能力,满足劳动力市场的需求成为当务之急。本研究从不同专业的毕业生角度出发,通过构建其可雇佣能力模型,了解毕业生的可雇佣能力水平和开发现状,探寻协同开发的途径。本文首先对有关可雇佣能力构成与开发途径的文献进行了梳理,在此基础上进行实证研究。并且由于工商管理专业的特殊性,本文的实证研究以本专业的毕业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调查问卷的方式获取样本数据,并使用excel和统计软件SPSS17.0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本文的研究主要分为三部分:(1)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可雇佣能力模型的构建。首先通过文献研究法确定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应该具有的所有可雇佣能力,再由专家对指标进行筛选补充,最终形成量表,发给企业雇主,由雇主对各项能力的重要程度以及毕业生的实际水平进行评价,分析两者之间的差距。模型构建是通过因子分析的主层次分析法进行的,最终确定了五个因子共38项可雇佣能力。(2)调查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的可雇佣能力开发现状。了解毕业生采取过的可雇佣能力开发途径,并由毕业生对各个途径的有效性进行打分,了解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为可雇佣能力开发途径的建立提供思路。(3)探索协同开发的途径。根据目前可雇佣能力开发途径的特点和不足,提出基于协同原理的以高校为主,包括政府、企业、中介培训机构和毕业生个人的多主体共同开发的途径。本文从工商管理专业毕业生这个独特的视角出发,考虑到专业和岗位的不同要求,构建了可雇佣能力模型,极大程度的丰富了国内可雇佣能力的研究内涵,并提出了相应的协同开发途径,为解决毕业生就业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利于社会经济的发展。这还为其他专业毕业生可雇佣能力的模型和协同开发途径构建提供了思路,为缓解就业压力、帮助毕业生实现职业生涯发展做出了贡献。 还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