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确性、直接性与完整性是引用参考文献的根基要求。然而我国的一些社科事情者在其论著中所标出的参考文献,却并不是来自原始论著,作者本人也并没有亲自翻阅研读过全文,而他是在其它文献中发明别人曾经引用过这些文献,就直接当做本身论著中的参考文献转列出来。我们将这种没有获取引文完整内容,而从其它引用了该篇引文的中介文献中转录该引文内容的行为,叫做转引或间接引用。之所以会发生转引现象,根基上有两种原因,一是作者缺乏严肃当真和脚踏实地的科学立场,相信本身所看到的他人所引用的资料内里包括的信息足够完整,纵然转引他人也发明不了,因而没有须要再去寻找原始文献;二是作者耍滑偷懒,不肯艰辛去猎取核查原文。有人认为,对转引行为不该指责,因为著者究竟对所引用的内容给以了存眷和研究。但仔细阐明一下就会发明这种辩解站不住脚,不管出于何种原因,转引行为城市带来很多不良效果。
从必然意义上讲,参考文献的范畴可以抉择论著程度的坎坷。假如论著所引用的参考文献范畴较广、文种较多、时限较短,根基上可以说明作者获取信息的本领较强,资料占有较量全面,其立论的基本扎实,视野开阔,起点高远,具有很强的前瞻性与前沿性。
3、做贼心虚 引而不标
6、虚张声势 装点门面
1、挟名自重 仗势欺人
参考文献是对作者、文章和刊物等举办定性定量评估的一个重要因素,某一期刊载文的被引频次对付该刊物可否被选入焦点期刊有很大影响,而通过阐明某篇作品被引用次数几多也可根基权衡该文的学术代价。正是由于这个原因,一些作者为了到达颁发文章的目标,不是从提高文章的质量入手,而是煞费苦心,从参考文献上下工夫,专门将所投期刊上颁发的文章以及该刊物编辑所撰写的作品作为参考文献在文后列出,固然他并没有真正参考引用过这些作品。他自作多情地认为,这样做可以赢得编辑的好感,进而可以或许增大文章被颁发的时机。其实,编辑倒不必然领略作者的苦恼,但有些作者照旧痴心不改,一种刊物颁发不了,改投此外刊物时,他会将参考文献作一下变换。这种引用行为,可以称之为媚引。
引用参考文献可以起到简化推理进程、提供论据、表征研究事情起点等浸染,凭借参考文献可以在必然水平上相识论著的学术程度和学术质量。正因如此,一些作者就陷入了一个误区,他们拜倒在名流下,基础无视论著主题,盲目地引用权威和名家的论著,随处从经典作品中寻求依据,以此来举高本身论著的职位。有时尽量某名流在相关论题上并没有专深研究,缺乏真知灼见,看法平平,甚至名流阐述与作者论著的主题相差甚远,极不协调,但作者照旧对其趋之若骛。这种拉大旗、扯虎皮、一味抱名流粗腿、以名流阐述来证明本身的论点的引文,叫做崇引。就其本意来讲,作者是想操作名流的光环效应为本身脸上贴金,使本身的作品到达必然的条理,但由于它滋扰了作者的正常表达,影响了作者的独立思考本领,非但不能举高论著的身价,反而在实质上低落了论著的咀嚼。这种脆而不坚、颇具文革遗风的引用行为,在整体上给人一种庸俗的感受。
[摘 要] 本文阐述了社科论著参考文献引用中的七种不良行为及其发生的原因。
然而,经研究证明,有相当数量的作品明明地采用了他人的阐述、接收和操作了他人的研究成就,可是并没有将其作为参考文献列出。一些文献计量学家将这种引用他人文献而未列出的行为称为漏引,也有些学者称之为暗引。发生漏引的原因许多,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作者无意中疏忽遗漏了某些参考文献;其二,作者在汇集有关素材时,没有标明作品出处,乃至在引用时无法鉴定其来历而不能在引文中将其列出;其三,作者对引文不重视,为图利便省事,简朴随意列几篇;其四,一些观念、理论、概念、数据等已成为作者自身的常识储蓄、融入了作者的常识体系,对作者来说已成为基本常识和根基知识,作者以为没有须要再将其标出。除此之外,漏引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是:该作品的主要内容纯属抄袭剽窃,作者不敢标出某一篇或某几篇文献。
从常理上讲,社科论著后头所列出的参考文献,应该是作者在撰文进程中曾经参考引用过的资料,作者没有须要将其它一些没有参考过的著述作为参考文献列出来。可是,假如对一些作者的文章与其文的参考文献做一下相关性比拟研究,就会发明一种奇怪的现象:涉及文章的主要内容未见有参考文献,而文章后而所列出参考文献在正文中却并无可落实之处。这种论著与参考文献之间相关度极其低下的引文行为,可以叫做非相关引用。非相关引用行为的呈现,是因为一些作者的科研本领低下,其文章的主要内容靠从他人论著中东挖西剪、再颠末分列组合而制造出来的。作者没有胆子将本身曾经抄袭剽窃过的文章列出来,那就便是自揭老底、自暴其丑,而是久有居心地列出一些论题相似的文章,妄图将水搅混,让人误觉得本身的文章是参考文后所列出的文献。这种存心制造噪音、夹杂视听的行为有必然的欺骗性,而且给文献计量事情者举办引文阐明带来了很大滋扰,应该为严肃的社科作者所不齿。
4、脚踏两船 耍滑偷懒
以上这些不良的引用行为,极大地松弛了社会科学研究的学术民俗,对此必需采纳多种法子举办防御,尤其是作为科学看门人的编辑,在审稿时,除要对文章质量举办把关外,还应该对参考文献举办相关性阐明审查。
2、王婆卖瓜 自我吹捧
这种引而不列、吃肉不吐骨头的作品多是以拙劣的手法简朴照搬别人的阐述,其文章是用铰剪加浆糊或用电脑复制、剪切、粘贴拼凑而成,可能是他人概念的用差异的修辞要领表述出来,想让人无法判明作品与他人成就的边界,误觉得文中概念为本身的创新。一旦列出参考文献,畏惧他人顺藤摸瓜,从而暴出漏洞,考据出作者“文抄公”的真脸孔。在如今的社会科学界,常常会发明很多著者尽量作品满枝、成就累累,但其作品的独创性却极差,有相当多阐述是将浩瀚的引文通过隐蔽的形式揉杂在一起,用差异的要领分列组合炮制而成,内里基础没有本身的对象。作者的这种不良引用行为,不只是文风问题,也是科学道德问题,并且它也违反了著作权法。作者这样做,看似高超,但实则无异于掩耳盗铃,明眼人一看便知,并对其嗤之以鼻。
我们可以从中介文献对原始文献的引用范例来着手研究这个问题。凭据匹配水平,我们可以将其分为两种:显性引用和隐性引用。显性引用是指作者所引用的资料(概念、数据等)是原文中的直接语句,一般将其用双引号括起。隐性引用也叫意引,是指论著中所引用的资料不是带引号的原句原段,并非准确引用原文,而是作者用本身的语言撮其大意综合而成,甚至有时作者引用某一文献并不是罗致原作的本意,而是旁敲侧击用以表达本身的概念。假如引用的参考文献在中介文献中是以显性引用形式呈现的,那么由于缺少上下文之间的彼此接洽,转引者很大概会生搬硬套、对其作断章取义式的领略;别的,中介文献还大概由于印刷错误、粗心大意等原因呈现谬误,转引时如不查对原文一定会以谣传讹。有研究者曾发明被引用文献在中介文献中是以隐性形式呈现的,那么过错的大概性的时机就更多一些。由于二道手的质料不止是改动原文,并且往往虚溢新事,因此它常常是对原文的歪曲反应,并且跟着转引次数的增多,其引用部门在寄义上与原始文献呈现的偏离就越大。由此可见,转引是一种危害很大的不良引用行为,它极大地影响了论著的科学性与严谨性。
社会科学研究具有较强的担任性,引用前人已有的研究成就,可以淘汰很多不须要的反复劳动,使本身的学术研究在更高的起点长举办,取得更新更高的成绩。社科学术成长至今,已经不行能与先行者的研究完全脱钩,任何一种学术概念,都有对他人研究成就的警惕,不然它就离开了整个的学术成长轨道,恐怕算不上真正的学术研究。因此,作者在撰文时,对付给本身的作品提供事实、数据等依据以及给本身带来重要开导、对本身有重要警惕浸染的文献应该认当真真地列出。这样做不只钩勒了科学研究的成长脉络,展现了科学的内涵接洽,更重要的是它也反应了作者对他人劳动成就的认可与尊重,也体出了一个社会科学事情者应该具备的最起码的道德程度。
7、溜须拍马 曲意讨好
[要害词] 参考文献;引文;引用
[参考文献] [1]叶新明.引文中伪引和漏引的机制阐明[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8,(1):72-74 .[2]陈希南,孙天启.浅析参考文献的寄义及其著录类型化[J].情报资料事情,2001,(1):49-52. [3]刘 青,张海波.引用行为初探[J].情报杂志,1999,(5):64-66 .[4]李锡初.图书馆学论文文末参考文献所存在的问题[J].图书馆论坛,1999,(3):33-35 .[5]梁春阳.关于社会科学文献引文阐明理论的思考[J].图书馆理论与实践,1997,(3):46-49 .[6]刘献民.略论图书情报学论文中的“参考文献”[J].现代情报,2001,(2):9-10 [7]刘 君.学术论著中的参考引文与常识产权问题探析[J].图书馆,1997,(4):37-41 [8]凌兴珍.关于高校社科学报学术论文参考文献著录问题[J].四川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3):82-89 .[9]刘君玉.引文阐明的评价[J].情报理论与实践,1998,(2):87-89. [10]林蓉辉.引文阐明质疑[J].情报科学,1991,12(4):32-36 .[11]李洪建.引文质量节制的理论思考[J].大学图书馆学报,1996,(1):13-14 .[12]梁春阳.社科文献中的辩驳引文研究[J].中国图书馆学报,1997,(5) [13]宋豁亮.我国图书馆学引文相关性研究[J].图书馆杂志,1993,12(3):9-11 .[14]陈益君.期刊上中引文相关性的受控研究[J].图书情报事情,1995,(4):18-21
参考文献是作者在撰写论著时引用和参考过的有关文献。由于科学研究具有必然的担任性,厥后者的研究需要成立在先行者的研究成就之上,因此在文后标列出的参考文献,是论著自己的重要有机构成部门,它不只可以展现科学成长的担任性和持续性,浮现论著自己的学术内在和代价,满意读者追溯查找文献的要求,为读者的进一步研究指引途径,并且也揭示了作者自身的学术素养,反应了作者在撰文进程中的科学精力。与自然科学对比,社会科学研究更容易受社会、心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这在必然水平上也导致参考文献引用行为的巨大性,作者在选择操作文献信息时带有明明的主观色彩,呈现了很多不良的引用行为。
5、转移视线 浑水摸鱼
限于各类原因,并不是所有的作者都能做到这样,一些作者的信息源枯竭,真正引用的参考文献若仅限于少数几种,范畴窄小,视野狭隘,很难能对所研究的论题作全面的认识,作者本人又缺乏努力的探求精力,不肯举办费力的文献信息收集事情。然而作者心又有所不甘,出于计策思量,他们就从其他论著后头所列出的参考文献中抄取一些自认为有用的条目列入本身的文后。于是就呈现了这样的现象;对外语一窍不通的作者竟然参考大量多语种文献,从来没有摸过电脑的作者引用了很多网上资料等等,这种引文现象可以称之为声势引文。在这里,参考文献已失去了其本质上的意义,并未浮现出它的真正目标和浸染,而是沦为了遮盖、包装作品的一种手段。作者试图通过这种不合法要领给出一种错觉,让人误认为本身博学多才,外语与计较机程度高妙,引用的参考文献范例全、档次高、概念新,从而得出水涨船高,成立在这些参考文献上的文章质量也必然错不了的感受。
研究发明,很多作者普遍喜欢引用本身的论著。一般来说,从事某一学科专业研究的人员,假如其举办的研究具有一连性并不绝有所打破,那么作者在颁发新的研究成就时,或多或少要总结本身早期的论点,引用本身已往的论著。作者这种引用本身已颁发论著的行为,在文献计量学上叫自引。自引最主要的原因是作者把今朝的事情与先前的研究相接洽,它浮现了作者在某一专业研究上的轨迹与过程。由于引文具有评价作者成就与科研本领的浸染,在正常环境下,作品被引用的次数越多,就说明作者的科研本领越强、科研成就程度越高。很多作者就是操作了文献计量学上的这必然律,将自引酿成了自我吹捧、鼓吹的东西,致使很多自引行为变了味。一些作者往往将本身颁发的、与其文章内容干系不大的作品全作为参考文献列出。更有些作者写文章纯粹是为了评职称,文章选题经常是东抓一把、西搔一下,文章之间基础不具备相关性,但作者照旧将本身以前的文章全部标出,唯恐他人不知道他还颁发过一些文章。这种工钱炫耀本身学术成就、扩大本身学术影响的引用行为,其引文与著文并没有实质上的接洽,它违背了设立参考文献的本质目标,是一种垃圾引文。
社科论著参考文献毕业硕士论文引用中的七种不良行为
毕业论文库:论文题目 时间:2016-11-03 点击: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