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网论文写作网

论文写作网电话
论文写作网免费咨询电话
18132681470

机电一体化专业“理论+模拟+实战”教学模式探讨

毕业论文库:理工 时间:2017-01-17 点击:

柳州职业技术学院 王富春

【摘 要】针对当前机电一体化人才培养方案的不足,分析机电一体化毕业生的就业现状以及当前企业对人才的技能需求,设计“理论+模拟+实战”的教学模式,提出该模式的设计思路以及保障机制。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关键词机电一体化 理论 模拟 实战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4)12C-0052-03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对具备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的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各高职院校不断尝试打破原有过于偏重理论的传统教学模式,探索如何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满足社会对高技能专业人才的需求。机电一体化专业是理工科类最为典型的专业,本文对现有的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模式进行分析,结合现今企业对该专业的人才需求,探索培养学生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的教学模式并运用到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中来。

一、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

通过对毕业生就业企业进行回访以及邀请企业专家到校开展专业分析会等方式,掌握企业对机电一体化技能人才的各种技能需求,然后在此基础上对原有人才培养方案进行梳理。目前,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教学安排和课程设置没有紧跟职业与就业岗位要求而进行及时修改,造成课程设置、教学内容与岗位要求、职业资格认证、技能竞赛相脱节。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脱节

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由不同的教师授课,在实际教学中,理论教师偏重于理论推导与抽象原理,同时受限普遍动手能力差等问题,不能很好的结合实际进行理论教学;与此同时,实训教师只注重学生的操作,关注于学生技能的提升,忽视了学生对原理的进一步理解,从而影响学生向更高层次提升。采用这种形式的教学方法会造成学生学习困难,学习兴趣不高,创新能力不强等,不能满足企业对人才的质量需求。

(二)学生缺乏实践能力

在教学的过程中,不少高校通过“理论——实践”的模式来传授知识技能,但是学生在学习完理论知识之后仍然是对实际操作以及应用无从下手,一定程度地存在着教学与企业实际需求脱离的现象。

(三)学生缺乏创新能力

在传统的高职教学模式中,课程分为公共基础课、专业基础课、专业核心课三个阶段,学生通过课程的学习掌握技能,但大多数院校把这一过程和创新过程等同起来,贬低教师教学的引导作用,造成学生的实践能力不强,学习过程中难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导致自主学习能力的下降。

(四)教学模式大众化

高等职业教育发展到现在,大家都意识到教学模式改革的重要性,提出了很多新型教学模式。教学模式向多样化拓展,但忽视“适合”专业这一重要问题。在实施过程中,没有很好结合区域经济以及自身拥有的条件,盲目实施各种新概念新方法,忽视“适合”的重要性,极大制约我国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高职院校机电一体化专业“理论+模拟+实战”教学模式的实施

“理论+模拟+实战”教学模式依照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要求,遵循认知规律,坚持“以学生为中心”,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组织教学,延续了以往实践教学模式的优势,通过课程学习和课外影响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与创新能力,提高学生综合能力。

(一) 强化“理论+模拟+实战”教学理念

高等职业教学应该根据不同的专业、不同的地域特色开发适合自己的教学模式,不能“随大流”。强化“理论+模拟+实战”教学理念,坚持以学生为中心, 将理论融入模拟教学环节中,通过模拟提升技能和理论水平,通过实战与实际工作接轨,在整个教学体系中,强化“教学—思考—实践一归纳一推理一实战”的基本程序。

(二)设定“理论+模拟+实战”教学方法

改变传统的课堂讲授示范教学模式,推行行动导向教学,把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教师发挥主导和协调作用。实施项目教学,以实训的方式训练学生的动手能力;教师在授课过程中边讲边以实际案例做演示,学生的学习过程为不断的模拟与印证,采用任务驱动、案例教学、引导文教学等多种教学方法,将任务执行与教学内容有机地结合;强调实践能力的同时,有效引导学生的创新意识,并增强团队协作能力。

以机电一体化核心课程自动生产线运行维护为例,在初始阶段采取理论融入模拟的方式,让学生在实验台上学习相关核心技术,提升各种基本技能,并在模拟实战阶段将课程的部分课时用于在校外实训基地的真实生产线岗位上工作,由企业一线技术人员对学生进行培训指导和任务安排,在实际工作中印证上一阶段的学习内容,并在实战环节中提升实际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和自主解决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素养。

(三)构建“理论+模拟+实战”教学模块

以“理论+模拟+实战”教学理念为指导,构建适合机电一体化专业的教学模块,确保基础课程为专业教学所用,专业教学为工作所用。

1.专业课程体系的确定

通过校企合作平台,对机电一体化专业人员的活动工作进行分析,得出其职业能力要求和职业发展的需要,结合职业资格证书考试、行业许可证考试、行业服务标准等内容,进行归纳和教学转换,设计开发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课程体系,如图1所示。

2.课程体系结构的确定

按照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的职业能力确定课程体系,其职业能力包括:机械结构应用分析、电气控制应用分析、电气控制相关设备操作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的综合运用。通过专业课程研讨会、企业专家调查、毕业生调查等形式深入分析课程的内容、结构、顺序等相互关系,为课程体系的构建提供有力依据,具体课程体系的结构、关系排序等关系如图2所示。

(四)完善“理论+模拟+实战”教学模式的保障机制

1.建设“双师型”教师队伍

教师是教学活动的主体,是引导学生的关键要素。“理论+模拟+实战”教学模式下的任课教师应该具备一线工作经历,拥有较高的专业理论知识和技能,并具有一定的教学能力,具备真正的“双师型”教师素质,实现“教学水平”和“技术能力”相融合。一方面,专业专职教师通过送出培训、挂职锻炼、校本培训、教研活动等方式,更新职业教育观念、提高专业知识水平、改进教学方法,提高团队整体的教育教学能力。另一方面,企业兼职教师主要通过教师岗位培训、教研活动等方式,学习教学方法和技巧,了解学生学习心理,使其能正确引导学生如何在实践中学习,如何在不同的岗位学习到不同的知识和技能。

2.依托项目研究促进教学模式改革

国家和各省(区)包括一些高校自身每年均有定量的教改项目,专门用于教学改革的探索。机电一体化专业可以结合区域优势或专业特色,申报相关教改项目,通过项目带动与推进专业的发展,既能将前沿的理论与方法带到专业教学中,又能在专业教学中验证与完善 。

3.加强高质量的实训基地建设

不断加大与企业合作的范围和深度,使校企合作达到一个新的高度,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一是把企业搬进校园,与知名企业建立技术应用中心,紧追专业前沿技术。二是加大校内实训基地资金投入,校内实习基地的建设按照“加强基础,突出重点,强化特色,提高层次”的思路,建设符合高职院校创新人才培养模式要求,体制规范、管理科学、设施装备较先进的高素质应用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技术研究开发基地。三是提高校外实习基地的数量和质量,确保学生通过顶岗实习熟练掌握工作流程与要求,实现学校与企业无缝对接。

“理论+模拟+实战”教学模式的提出与实施,给专业课程的教学实施提供了教学思路,提高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学生技能得到了明显的提升,同时更加贴合企业对技能的需求,自实施以来,取得师生以及就业企业的一致好评。

教育期刊网 http://www.jyqkw.com
参考文献

[1]弋佳.探讨“校企合作-工学结合”高职教育模式存在问题及解决办法[J].科教文汇,2013(34)

[2]汪啸.浅析职校机电一体化教学现状与策略[J].考试周刊,2013(105)

[3]厉莎.国外典型高职教育模式的比较探讨[J].科教导刊,2012(15)

[4]邓和平,廖彦久.关于高职教育模式的探索[J].职教论坛,2010(35)

【基金项目】2010年新世纪广西高等教育教改工程项目(2010JGB162)

【作者简介】王富春(1979- ),男,广西玉林人,柳州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机电一体化教育教学。

上一篇:机电一体化技术实训基地建设的探索
下一篇:以技能竞赛为载体的发动机电控技术课程改革研

| 理工推荐

更多
机电一体化专业“理论+模拟+实战”教学模式探讨-理工:机电一体化专业“理论+模拟+实战”教学模式探讨文章链接:/lunwen/ligong/17849.html

| 论文创作推荐资讯

更多 毕业论文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