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老师是数学知识的传授者,而他们的传授对象是学生,也就是说学生是数学知识的载体。那么,课改前数学教师对数学的认识态度是什么呢?
下面让我们通过数学论文研究来看看课改前数学教师对数学的认识。
1.数学是客观存在的确定的需要记忆和理解的。
A校和B校的七名数学教师都认为数学知识是客观存的,是人类历史上的社会实践中产生,并经过系统加工的前人所积累的知识,以文字材料的形式贮存下来的知识。学生在学校学习的数学知识都是前人创造、经过历史检验的、经过教学加工的现成的知识,绝大多数是相当成熟的确定的知识,学生的数学学习主要任务就是掌握数学基础知识、培养数学能力。
2.数学是锻炼思维的体操,启迪智慧的钥匙。
这些至理名言对A校,B校的七名教师有着深刻的影响。她们认为:思维能力作为一种潜能,必须通过刻苦训练才能显现出来,才能转化为一种认知能力,而数学在这种能力的训练中具有不可或缺的突出作用。逻辑推理能力是思维能力的核心,数学因其独特的特征,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最好的最经济的材料,是启迪智慧的钥匙。她们一致赞成的就是学习数学必须动脑,需要思考。
3.数学是其他学科以及人们生活的一种工具。
A校,B校的七名教师都认为数学是学好其他学科的一种工具,而这种工具性的直接体现在数学中“计算”特别是物理、化学和人们生活的直接运用。
4.数学的运算是十分重要的。
A校,B校的七名教师都十分重视数学中运算的作用,认为运算是数学课的基石。运算能力是数学能力中的基本能力,学生运算能力的高低直接关系到数学教学成绩的提高。初中阶段运算能力包括数值计算和符号运算。如AT1教师提的运算并不是指靠‘蛮力’来计算,而是运算的‘艺术’。
5.数学是难的。
AT1, AT3教师除了前面提到的观点外,还强调了数学是‘难’的,数学的‘难’体现在两点:一是数学本身具有的高度的抽象性和严谨的逻辑性,理解起来难,需要坚定的毅力和坚强的意志;二是运算的复杂性,课改前对复杂运算题较重视,讲究精讲多练,注重复杂运算题的训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