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网论文写作网

论文写作网电话
论文写作网免费咨询电话
18132681470

城市化背景下体育强国建设研究

毕业论文库:体育 时间:2016-10-18 点击:

新中国成立60年来,我国体育事业各方面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在新的背景下党中央、国务院提出了推动我国由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伟大号召,我国各界学者开展了如何从体育大国到体育强国的深入研究。体育是一个国家综合国力的体现,体育强国的建设也应结合国家政治体制、经济制度和社会发展。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的城市化进程速度不断加快,已成为影响我国经济、社会、人口以及体育事业的重要因素。笔者目前我国正在发生的重要社会变迁"城市化进程"为背景,以独特的视角研究城市化进程与体育强国建设的关系,以及如何建设体育强国等问题,以期对我国更好的建设体育强国有所借鉴和启发。

1我国城市化进程现状

城市化是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社会生产方式的变化而引起的现代产业(非农产业)向城镇集聚,人口向城镇集中,城市文明、文化从城市地域向乡村不断扩散,区域产业结构不断转换的过程。城市能以更快的速度和更密集的方式聚集各种人才、技术、资金以及信息。城市给人们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更自由的选择,现代城市生活高效、舒适、节约、开放、时尚对于大多数人有明显的吸引力。城市日益成为人们活动的中心,城市化深刻地影响着人类的发展。目前我国已进入快速城市化发展轨道,城市化率不断提高。2010年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居住在城镇的人口为6.66亿人,占49.68%;居住在乡村的人口为6.74亿人,占50.32%[1].据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12年我国城市化率达到52.6%,城镇化规模全球居首;特大城市占城市总数的8.85%,大城市占12.52%,中等城市和小城市各占35.42%和43.21%;人口100万及以上的城市58座,占城市总数8.85%,人口50万~100万的城市82座,比重为32%[2].诺贝尔经济奖获得者约瑟夫。斯蒂格利茨(JosephE.Stiglize)称:"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不难看出城市化加速所带来的社会变革将对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产生重要的影响。

2城市化进程对建设体育强国的促进作用

2.1城市化进程提高了我国的经济实力,为建设体育强国提供了先决条件。

体育强国的产生需要强大的经济基础作为支撑,强大的国家才有可能成为体育强国。就如鲍明晓教授指出的"体育强国实际上是强国体育"[3].2011年我国经济总量达7.3万亿美元,排在世界第2位,在其中城市化起到了重要作用。

陈述彭院士也指出:"城市化作为现代化的主旋律,正在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动力和源泉"[4].经济状况决定体育发展的规模和水平。体育事业的发展规模和发展速度取决于社会生产的发展水平,经济和社会能为体育提供什么样的物质技术条件,多少体育投入,多大的发展空间。社会经济的发展,不但为体育的发展创造了更多的物质条件,而且也创造出社会成员对体育的新的需求,促使体育事业向前发展,体育规模不断扩大[5].同时,经济的发展决定着体育的结构和手段。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新的科技成果和物质手段不断地被应用到体育之中,必然带来体育理念和体育衍生产业的发展。有了强大的经济支撑,我国就可以更好的发展体育设施建设、全民健身运动、体育竞赛和运动员培养、体育文化、体育产业发展、体育对外交流、体育科技创新等方方面面,促进体育强国建设的进一步实施。

2.2城市化进程为体育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便利条件

城市化进程深刻的改变了我国社会的面貌,提高了我国居们的生活水平,为更多的大众接受体育文化,参与体育运动提供了契机,提高了体育人口的数量。城市化进程为竞技体育人才的选拔和后备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保障。竞技体育人才培养的主要阶段都在城市中进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大城市、中等城市、小城市的不断出现,在经费和管理体制上为运动员比赛、训练提供了保障,使我国各级训练体制在运动员选拔、训练和比赛中投入了更多的人力、物力保证了训练的规范化和科学性。另外,城市化进程为体育科研院所和高等院校提供了更好的发展机会,提高了教学、科研水平等综合实力,培养了更多的各类体育人才,为体育强国建设提供了强大的人才支持。

2.3城市化进程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契机

体育产业的发展离不开高度的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发达国家都有着高度发达的体育产业化水平,美国体育产业的年产值达到2000多亿美元,占国民生产总值的2%;英国体育产业年产值达70亿英镑。这与其较高的城市化发展水平是分不开的,美国、英国等主要发达国家的城市化率都在80%以上[6].我国2010年体育产业的产值占GDP的比重为0.3%,远远低于发达国家1%到3%的水平,其门类不够齐全、结构不尽合理。我国在城市化进程中,城市体育消费的增加和各种社会资本向城市的聚集,将为体育产业资本的积累创造有利的条件。城市化发展带来的聚集效应和规模经济效应为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坚实的基础和依托。城市及经济的增长和基础设施的完善为城市体育产业的发展提供了便利的交通和各种设施齐全的体育设施。城市是我国体育消费的主战场,城市人口是我国体育消费的主体。农村人口向城市人口转变的过程中,城镇人口比重的增加和人口规模的扩大,将为体育产品的销售提供广阔的消费市场。

城市使人们的信息接收量不断扩大,人口素质的全面提高,更容易培养先进的体育意识和生活习惯,增加体育人口促进体育建设娱乐市场、体育用品市场的发展。这些必将促进我国体育产业在体育中介、体育传媒、体育会展、体育旅游、体育文化创意等方面加快发展,逐渐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差距。

2.4大型城市国际赛事的举办,有利于我国体育国际影响力的提高

经过近些年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发展,我国已有20~50万人口的中等城市和大城市172个;100~200万人口的大城市和特大城市274个;超大城市33个。在此过程中我国城市的配套设施不断完善、综合能力不断增强,国际实力和影响力不断提高。北京成功举办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青岛、香港、秦皇岛、天津、沈阳、上海作为协办城市参与其中;广州成功举办了2010年广州亚运会;南京举办了2014年青奥会;香港也正在积极申办2019年亚运会。同时,申办过全运会的城市已有北京、上海、广州、南京和济南。这些国际国内赛事的举办都极大地增强了我国的国际体育影响力和话语权,给我国体育事业发展带来了无法估量的潜在效益。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举办,展示了国家形象,弘扬了中国文化,增加了举办城市的国际知名度,促进了当地经济、体育、文化事业的发展,提高了人们的体育意识和参与热情。

同时,大型国际体育赛事的举办完善了城市体育场馆设施,专业体育队伍的建设,积累体育赛事运作经验和提高赛事经营管理水平,丰富了举办城市的体育文化。

2.5城市化进程有利于促进我国现代体育文化的发展

体育文化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体育管理体制、运作方式、体育文化团队、文化产业、体育文化氛围和竞技体育文化等。文化优势是城市成为区域中心的重要原因。城市体育文化是城市建设和文化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城市与体育广泛的融合,成为了现代城市的重要特征[7].体育文化建设的性质决定了它依托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它是可以形成体育文化各要素的积累和转化,它包括物质、制度、精神3个层面。体育文化的形成不可能由体育部门或体育组织自己独立完成,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必须与新闻、文化、民政等部门建立密切的合作关系,而城市化促进了这些部门之间的交流与合作。城市发达的商业化和市场化产业体系为现代社会体育文化的发展和壮大提供了保障和依托,助推了体育赛事活动和各类体育文化产品的开发。同时,城市拥有的报纸、广播、电视、书刊、网络等强势传媒不断推动和促进了现代体育文化的形成和传播。

3城市化进程下建设体育强国需要解决的问题

3.1体育发展不平衡,资源分配机制不合理

城市化进程和经济快速发展使城市人口所占的比例不断增加,中等城市、小城镇不断涌现,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体育的发展,但同时也要看到,使我国体育发展更加不平衡。

主要表现在城市和东部经济发展地区与农村和西部经济落后地区体育发展不平衡;城市化进程下竞技体育的受关注和"举国体制"投入与群众体育忽视、投入薄弱之间的不平衡;学校体育在不同城市和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城市人口、农村人口、流动人口体育权利的不平衡;民族民间传统体育与现代竞技体育项目、外来流行体育项目(轮滑、攀岩、街舞等)之间发展的不平衡。同时,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体育人力、经济、场地设施、管理等各类资源都要在农村、中小城市、大城市之间重新调配。目前我国体育资源分配与地区发展水平、人口体育需求之间存在着不结合和不适应,这是我们在建设体育强国之路上急需解决的问题。应建立适应城市化进程的新的资源分配形式,它应主要由国家行政上下级分配、部分行业之间分配、市场分配等几种形式构成,国家和各级部门必须制定整体发展规划和科学的分配方式,适当向薄弱地区倾斜,抛弃狭隘的地区、部门利益,才能达到资源的合理流动和效益的最大发挥。

3.2城乡体育发展不协调,互助机制不完善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使城市越来越发达,成为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中心;而农村越来越被边缘化。从体育方面来说城市体育在竞技体育、群众体育、体育文化、体育产业、体育法制、体育科技和体育教育等领域的优势越来越明显,农村体育原有的群众体育、传统体育文化优势地位将逐渐丧失。同时在流动人口体育、体育资源分配、传统体育文化保护等方面的矛盾也会越来越激烈。随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农村务工人员进入城市就业而他们的体育权利是由城市保障还是农村保障存在分歧[8];城市拥有较高的财政收入,城市化进程又加快了城市体育设施的完善和体育经费的投入,进一步拉大了与农村体育之间的距离,如何平衡使城市反哺农村;传统体育文化发源和根植于农村,它的保护是走城市路线还是农村路线都值得思考。

3.3城市人口增加,群众体育的管理难度加大

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据2010年第6次全国人口普查显示我国流动人口(居住地与户口登记地所在的乡镇街道不一致且离开户口登记地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亿人,占我国13亿总人口的20.1%[9].近2.6亿"流动人口"的出现,使我国群众体育工作形成了由城市人口、农村人口和流动人口构成的局面,城市人口和农村人口的体育活动在活动形式、组织方式、保障措施上都有较大的差别,需要分别对待;流动人口大多不在户籍地生活,而是在城市工作,需要探索新的管理方式。目前许多农民外出务工,他们流动在城市和农村之间,他们家乡的体育组织、资源距离自己又太远,如对他们进行服务,势必会使管理成本增加,很难充分发挥作用;同时他们又属于农村人口,不在城市体育的保障范围,因此往往存在管理的真空地带,他们的体育权益很难有所保障。

3.4城市的体育设施需求爆发式增长

第5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我国人均体育场地面积仅1.03m2,而美国的人均体育场地面积高达16m2.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激增,城市体育设施不堪重负,无法满足在城市生活人口的体育活动。同时,城市体育设施学校、企事业单位较多,第5次全国体育场地普查数据显示他们分别占67.7%和9.2%.我国目前面临公共体育设施少;收费性体育设施多,免费性体育设施少;大型体育设施多,小型多样化体育设施少;竞赛场馆多群众健身场馆少的局面。我国群众健身场馆与竞赛场馆的比例为15∶1,远低于日本等发达国家的100∶1的水平。再加上近些年来城市土地面积越来越紧张,进一步从空间上限制了绿地面积、社区体育场地的兴建。这就造成了城市居民参与体育活动距离更远、花费更多、投入更大,部分居民甚至没有条件进行锻炼,影响了全民健身效果。

3.5体育文化被割裂,传统体育文化保护困难

随着我国各项事业的不断增强,体育文化建设也取得了显著成就,主要反映在两个方面,竞技体育文化和群众体育文化。特别是建国后我国竞技体育事业发展最终取得了2008北京奥运会金牌总数第1的好成绩,在此期间也积累和丰富着我国的竞技体育文化。竞技体育文化主要在城市产生,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在此方面的作用被逐步加强。而在过去许多年我国的主要人口都在农村,因此也是群众体育文化发展和传承的主力。同时,我国具有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传统文化,在传统社会中这些文化也都根植于农村社会,民间体育、民俗体育一直是农村的特色和优势。

然而,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的思维、生活习惯发生了改变,这些传统体育文化失去了生存的土壤,不能靠原有代代相传的方式继续传承下去,而新的传统文化保护模式还没有真正的建立起来,仅仅靠政府的有限政策和投入保护维持,不能结合现代社会发展和市场经济找到新的传承模式,总体面临着社会重视不足、保护不够、无人继承、逐渐萎缩的局面。

4城市化进程下建设体育强国的对策

4.1转变体育发展方式和思路

随着城市化进程和社会的变迁我国的体育发展方式也需要适应社会的发展,要坚持科学发展观。树立以人民群众和人民群众的健康为根本的指导思想,促进竞技体育、学校体育、群众体育、体育产业、体育文化、体育法制、体育科技和体育教育等各项事业全面发展。要坚持体育发展与城市化、经济社会发展的相互协调、相互促进。结合城市化进程突出城市在体育强国中的重要地位,同时农村体育齐头并进,城市与农村体育优势互补,城市反哺农村的体育发展模式。加强城乡之间、区域之间和部门之间体育的协调发展;建立我国体育可持续发展的模式和工作机制。要突出政府在体育事业发展中的主导地位,进一步认真履行政府在发展体育事业中的基本责任,强化政府的政策规划和公共服务职能。要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程条件下体育改革发展的新要求,不断探索新时期群众体育、竞技体育、体育产业等各项体育工作的特点和规律,努力实现理论创新、制度创新、体制机制创新和科技创新;进一步转变发展观念,结合城市化创新发展模式,提高发展质量。加快体育发展由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体育管理由经验型向科学型转变,促进体育又好又快地发展。

4.2发挥和保持竞技体育的优势地位

我国竞技体育取得了辉煌的成就,2008年奥运会取得历史做好成绩、2012伦敦奥运会创境外参加奥运会的最好成绩。一部分学者认为我国的竞技体育已足够好,在体育强国的建设过程中政府应把工作重心转移到其它方面。但是我国的竞技体育目前还面临诸如:管理体制和训练体制需要不断完善、运动项目和成绩结构还不均衡、后备人才不足、退役运动员安置等许多问题。竞技体育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标志,如果竞技体育一落千丈,再想追就得有更大的投入,这样的回头路我们不能走。在城市化进程中要利用城市在地域、经济、设施、人才、信息等方面的优势,加强制度和管理体制建设,拓展和夯实优势项目和人才梯队建设,优化结构、提高效益,实现竞技体育内部各门类的均衡发展,不断保持的发展竞技体育的优势地位。夏季奥运会上要继续保持金牌数排名前列,冬季运动项目具备相当实力水平,争取在影响大的基础大项和集体球类项目有所突破。在一些竞技体育项目上逐步探索形成中国特色的职业体育发展模式。

4.3根据新的形势做好城乡群众体育工作

城市化进程打破了原有农村和城市二元制的社会人口结构,使我国居民主要包括城市人口、农村人口、流动人口3个部分。因此在新的形势下发展群众体育就要做好这3部分人的体育工作。首先城市要在规划设计以及新的社区建设时配足配好体育设施,加大政府投入建好方便居民活动的公共体育设施,对大型体育场馆、学校、社会体育场地有计划、有步骤的向社会开放;加强体育部门职能和服务意识,提高服务水平;建设和监管好各类体育社团,活跃广大人民群众的体育文化生活,满足城市常住居民的体育需求。其次,农村体育不能被忽视,应继续加大扶植力度。随着城市化进程和人口的流动,留在农村的人口更需要关爱和更多的体育活动活跃生活。应针对留守老年人、妇女和儿童开展针对性的体育,培养新的体育骨干,加强农村基层体育组织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建好"村村"体育工程和体育文化活动中心。再次,流动人口体育问题的解决考验着政府和体育部门的工作态度和能力,也是群众体育发展成败的关键。在此方面城市和农村都应负起责任,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农村要为返乡农民工进行体育"补课",同时要跟踪服务外出农民工的健康和体育权利;城市要吸纳农民工参与城市体育活动,保障农民工在城市生活期间的体育权利,让他们感到自己也是城市的建设者,共享城市的繁荣。

4.4结合"开放型城市"建设,加强体育对外交流

体育国际交往对于传播中华文化,增强我国在国际体育舞台的影响力和话语权具有重要作用,是体育强国建设的重要做成部分。"开放型城市"的建设为我国体育走向世界和世界了解中国和中国体育提供了良好的契机。相关研究表明,我国已有69个城市进入世界500强城市之列,6个城市进入全球100强,香港位居世界第10位。近年来中国城市综合竞争力普遍提升,与世界城市相比较,中国城市在区位、制度、对外开放、企业等方面存在着优势[10].我们要乘城市化进程的东风吸引国际赛事,加强与国外交流,在大型城市体育部门设立体育对外交流中心,承担、举办综合性或单项国际性比赛的筹备和组织工作,加强开展国际体育交流与合作,结成体育友好城市。同时,加强运动员的国际化交流参与国际化比赛和训练,鼓励我国优秀体育人才担任国际奥委会、单项体育协会管理和工作人员。大力参与国际体育规则的制定和制度的修改,发展以中国人名字命名和有中国符号的体育动作和体育技术创新。

4.5结合"历史文化名城建设",加强体育文化的传承和开发

在城市化和社会变迁的背景下,要处理好文化发展与保护两大问题。在城市进程中不断美化城市体育环境、建设体育设施形成体育物质和形象文化;利用各种体育竞赛和体育活动形成现代化城市体育精神文化;开发体育产业,形成体育市场和商业文化。要重视体育文化的培育和发扬,使之随着城市的发展、经济的发展不断壮大发展,形成各具特色的体育文化。在传统体育文化保护方面,要不断创新保护机制,采用多种方式保护好、发展好体育文化。可采用就地保护、市场化保护、影像、录像保护等多种形式,提倡体育文化保护与发展并重,重在发展。对具有市场和欣赏价值的传统体育文化可以由专业化团队打造,进行市场化运作适应社会市场经济和人们生活方式转变的需要[11].

4.6结合"城市新区建设"大力发展体育产业

在体育产业方面我国与发达国家有明显的差距。从世界范围看虽然体育产业化的历史还不到百年,但其发展速度远远超过其它产业,每年以20%的速度增长。目前全世界体育产业的产值在4000亿美元左右。我国体育产业仍处于发展的初级阶段,产值占GDP比重还不到1%,与欧美发达国家有近10倍的差距[12].在城市化背景下,随着城市的扩容发展和新区建设,体育产业和体育科技应成为城市发展和产业转型的主要方向。应进一步随着城市的扩大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积极发展体育健身市场;开发体育竞赛和体育表演市场;积极培育体育相关企业,扶植做强体育用品行业;大力促进体育服务贸易,协调推进体育产业与相关产业互动发展。可在城市新区建立体育产业园,吸引体育相关企业、优秀人才入驻,进行体育产品研发和科技创新;在城市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建设体育建身中心和体育俱乐部,吸引广大群众参与体育消费,带动体育产业发展,成为城市发展和地方产业转型的新的增长点。同时政府要为体育产业发展提供专门的配套政策,给与减免税等各项优惠,扶植体育产业的发展,进一步扩大体育产业的市场规模以及在国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

4.7结合"创新型城市"建设,加强体育科技创新

2008年深圳市出台了《深圳市关于加快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若干意见》以及一系列配套文件,拉开了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序幕。2010年科技部印发"推进创新型城市试点工作的指导意见".到目前为止,经国家批准的创新型城市试点已达45个。城市的现代化、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也应为体育的发展和体育强国的建设提供动力支持。在我国"创新型城市"建设的背景下,要坚持"体育事业发展要依靠科学技术进步,科学技术必须发挥先导作用"的指导思想,为体育强国提供理论和科技支撑。体育科技要为竞技体育水平提高和科学的竞赛训练服务,为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服务,为国家体育改革和体育政策方针的制定服务。发展体育科技要创造具有自主知识产权产品,并运用在国际、国内体育赛场和体育行业。发展体育科技政府部门要在"创新型城市"大发展和财政不断充裕的背景下,为广大体育工作者提供良好的科研环境,鼓励创新性研究,加大高校、科研院所体育工作者应用性研究的比重,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学习国外先进经验鼓励优秀体育人才与企业对接,加大体育专利申请和成果转化,利用市场手段推进体育科技创新。

参考文献:
[1]农工网新闻资讯。
[2]中国城市经济网。
[3]鲍明晓。体育大国向体育强国迈进的战略研究[J]南京体育学院学报,2009,12:19-20
[4]中国建材网。
上一篇:太极拳内含的传统文化思想挖掘
下一篇:如何培养初中生终身体育的意识

| 体育推荐

更多
城市化背景下体育强国建设研究-体育:城市化背景下体育强国建设研究文章链接:/lunwen/tiyu/4617.html

| 论文创作推荐资讯

更多 毕业论文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