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的第二十二卦是“贲”卦,离在下艮在上,山下有火,火上有山。“贲”,象征“文饰”。《说文》释之:“贲,饰也,从贝,卉声”。《释文》亦云:“傅氏云:‘贲,古斑字,文章貌。’郑云:‘变也,文饰之貌。’”斑驳之物,文饰之物,是以线条发动色块对于出一片天地来。线与线之间有交合,色块与色块之间有叠加。空缺一片的时候,它有什么?它什么都没有,只有它本身,甚至它本身是什么?宏观上说,它就是它。可是不要那么宏观,只看一小块即将被“贲”之物,它,这个局部,是什么?再以绘画来说,一张纸,施以色彩之前它是一张纸,作为纸而存在,就是这张纸的意义。贲之后,它是有颜色的纸,颜色赋予了它成为一幅画的意义。那么它作为一幅画而存在凭借的是颜色?那怎么纯纯的颜料,我不说它是画?什么是画?是线条、色块组成的错综巨大。这是纸照旧画?是画了画的纸,是画。那它照旧纸吗?我们不叫它纸了。除非我们不把它看成一幅画,而只是利用它纸的成果。纸的成果是什么?可以被书写(贲,大概是艺术上的缔造),可以拿来擦对象(被贲,实用主义,成果上的,被弄脏了),可以吸水(水贲,水增加它的物质了,改变性状了)。这么看,“贲”是涂抹吗?暂时就把它看做是涂抹吧。“贲其趾”,“贲其须”,“贲”,是一个打仗的行动。
“裸妆”,此刻的风行复生了一个古代美学的观念。正如“上九,白贲,无咎。”正如“《象》曰:‘白贲无咎’,上得志也。”“白贲”不是“去贲”、“无贲”;裸妆是扮装而不是不扮装。正所谓“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白贲,裸妆,都是文质合一,有文饰的。
[正宫]侬家鹦鹉洲边住,是个不识字渔夫。浪花中一叶扁舟,睡煞江南烟雨。
金代有个诗人叫白贲,善画能散曲,《太和正音谱》以其曲为上品,称为“如太华孤峰”。他原名征,字于易,后名贲,字无咎,号素轩。他的名字可谓来历于《周易》的“贲”这一卦。其《鹦鹉曲》听说相当有名,不妨先以之来感觉一下“白贲”之美:
荀爽谈及“白贲”,说:“极饰反素也。”他的意思,偏于“贲”自己的成长进程是由繁到简的,是说装饰的极致就是素饰,就是裸妆。看似无,实则有,而又不乏自然。
在《周易译注》对付“白贲”的说明里有这样一段文字:
黄寿祺、张善文的《周易译注》中将“白贲”释为“素白无华的文饰”,曰:“此言上九居《贲》之极,‘贲’道反归于素;事物以‘白’为饰,则见其自然真趣,为纯美至极的象征,故‘无咎’。”引《王注》道:“处饰之终,饰终反素,故任其质素,不劳文饰,而无咎也。”“素”与“白”照旧两个观念。像白素贞,三个意思临近的词衬托这个形象:“白”“素”“贞”,都含有“洁”的意思,而洁不必然就是皎洁,也大概只是形容清洁。
[幺]觉来时满眼青山,奋起绿蓑回去。算从前错怨天公,甚也有布置我处。
这首小令不像“古道西风瘦马”以意象堆叠营造苦楚之感,不像“望西都,意犹豫”,借着壮阔江山抒发国度兴亡的叹息,也不像“地也,你不分好歹作甚地?天也,你错勘贤愚枉做天!”饱含强烈的情绪却“只落得两泪涟涟”。这首可谓简朴叙事,无他修饰性词汇,每一字词都用在实处,用白描的手法描画自然,清新爽朗。正如它的作者之名,“白贲”,它也尽显“白贲”之美,简朴,无华,清雅,却又不是“土”的那种美,它不是“土”到泥里的那种质朴,而依旧带了文人雅士之色。白贲,不是“黄贲”,不是以俗来饰,不是粗犷之美,而是“白贲”,白,带纤弱色彩,也是风雅刻画。
白贲。裸妆?
意义就是在这样的打仗中生发。
“白贲”一词,源于《周易》的“贲”卦:“上九,白贲,无咎。”白与贲,似是抵牾的两种状态,白是素的,贲是文饰的,可是白何尝不是一种文饰,譬如以白为美故而将脸孔修白,又有“留白”,以白装饰整个画作以衬托凸显。就是从物理学上来说,白光是复合光,解析出彩虹七色以致更多的渐变色。所以,白这一词,包括的色彩实是繁多,变革亦多,而不是以“素”可一以概之的。故而“白贲”,不是素的装饰,而是一种多变的,大概性甚广的一种美学状态。正像“周易”,“周易”到底是什么意思?是周代的易书?是周而复始一个轮回来去的变革进程?是周全的变革?照旧什么?不如说,它就是它,是寄义极广的它。
贲,是古“斑”字,文章貌。“文章”,亦是对“文”的修饰、装饰、美化。而绘画上,更是考究妆点:崇山峻岭中一座小亭立显情况清雅,老树苍枝上几点梅花以显高冷。中国文化中就是讲究以装饰物来彰显它清雅的本色。虽然也不解除这个本色的彰显需要看图案自己给人的感受,不乏一些象征繁华的图案被遍及运用于糊口中、家装中,而文人画,多照旧方向于素雅一类。不然,何谈文人雅士。正是这样,在中国传统文化里头,有一个很重要的美学观念——白贲。
绘过后素
《周礼·考工记》谓:“画绘之事,后素功”;《论语·八佾》曰:“绘过后素。”两者或言绘画措施,或以“素”喻“礼”,与本爻“饰终反质”的意旨自有区别。但就“素”在“文饰”中为“本真”之色这一点看,上两说与本爻“白贲”的拟象基本又有可通之处。故刘牧云:“绘过后素,居上者而能正五彩也。”(《周易义海撮要》引)惠栋也认为:“上者,贲之成。《考工记》云‘画绘之事,后素功。’《论语》‘绘过后素。’郑彼注云:‘素,白采也,后布之,为其易渍污,是功成于素之事也。’”(《周易述》)
白是一种特定的颜色,素则更方向于天然去雕饰。将面目敷白不等同于素颜,可是对比花枝招展,人们更多地将它称为“裸妆”。“裸妆”跟“白贲”,是两本性质一样的观念,前面的“裸”与“白”都偏“净”,后头的“妆”与“贲”都是“饰”,它们的美都是因为其装扮不是很过度,偏自然,略微的修饰,晋升了整体的气质。
是功成于毕业论文素之事也
毕业论文库:文学 时间:2016-11-21 点击: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