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第二阶段(1994年~1996年):后殖民理论的众声喧哗
上述这些对付后殖民主义文化品评在中国的表态只能算作彩排,后殖民理论在中国的正式登场是1993年第9期《念书》上颁发的三篇文章。在张宽的《欧佳丽眼中的“非我族类”》一文中,作者通过中国与西方彼此认识这个布满曲折与疾苦的进程,不只品评了汉学中的“东方主义——中国主义”,也厉害地品评了一些中国艺术家以东方的落伍甚至丑恶之处去迎合西方人的文化优越感等现象。可以这样说,这篇文章所谈及的一些问题正是日后中国后殖民品评所重点存眷的话题。钱俊的文章重点阐述了赛义德的《文化与帝国主义》一书,认为其“实践思维智性有余,感性不敷;品评有余,建树不敷。实践理论举办细微阐明、全局品评之后,并不能有效办理实际问题,而此品评文化自己却省略、排出了文化的其它维度,好比美感体验。”⑤潘少梅在《一种新的品评倾向》一文中,扼腹地先容了后殖民品评的几个理论要点,重点探讨了赛义德的理论合用于中国文化的限度问题,“中国究竟与一般界说的第三世界差异。它只有短暂的‘半殖民’史。它尚有一个相对强大的国度体制。”⑥所以在举办详细的品评实践时,必需思量到理论的运作机制和内化机制,而非生搬硬套。
1989年,张京媛翻译了詹姆逊的《处于跨国成本主义时代的第三世界文学》,这篇文章引起了海内学界的极大乐趣,成为中国后殖民品评的滥觞。张京媛又在1990年的《文学评论》第1期上颁发了《彼与此》一文,文章重点先容赛义德的东方主义,突显了赛义德在《东方学》一书中对福柯“话语组成”的操用。文章的难堪之处在于明晰指出了《东方学》一书所存在的明明的理论缺陷,从而认为赛义德“只是批驳了东方主义,但没有提出一个可以代替东方主义的领略和研究差异文化的要领。”②
后殖民理论这一观念在中国的第一次呈现是1986年,学者王逢振在美国研究会见期间,对十四位今世著名的品评家举办学术访谈,赛义德就是个中的一位,访谈内容厥后收录于《今天西方文学品评理论》一书。这篇访谈侧重于对赛义德小我私家糊口经验、民族配景和学术生涯的描写,赛义德作为一个流散在异邦的巴勒斯坦民族主义者,被描写成一个努力参加巴勒斯坦民族解放事业的品评家。值得留意的是,这次访谈的内容还未能触及赛义德理论在西方与美国粹术界的差别性、非凡性,虽然也无法预见其理论对中国和世界大概发生的影响。
后殖民主义思潮是在20世纪八十年月末期进入中国的,九十年月中期今后,后殖民主义在中国的流传和接管慢慢走向深入。学界普遍认为,中国的后殖民问题可以分为两个层面举办认知:一是后殖民主义在中国的理论观光,二是后殖民品评话语的中国实践,前者指的是中国粹界对来自西方的作为一种理论形态的后殖民主义的流传和接管,后者则是中国粹者在运用后殖民品评来研究中国语境中泛起的详细问题时,所衍生的“中国式的话语实践”。①本文的主旨在于说明,后殖民理论颠末中国语境化今后,其激进的批驳气势气魄和理论宗旨已经产生根天性的变异,甚至泛起出“民族主义论”和“中西对话论”两种话语分野的趋向。
此刻回过甚来审视后殖民理论与品评在中国的袍笏登场,可以说是与其时中国常识界的文化语境有着密不行分的干系。这种在文化接头中对激进主义的批驳和对守旧主义的必定,都与一种阻挡西方中心和西方文化霸权的后殖民理论有着合谋之处,为后殖民理论在中国的流传提供了适宜的泥土。上述概念假如属实,则可以推论出中国常识界在第一阶段是以一种自恋式的文化眷注来采取后殖民理论的。因此也不丢脸出,这一阶段中国常识界对后殖民理论的领略,既是外貌的,也是流于印象式的。
旅美学者刘禾在1992年的《念书》第10期颁发《玄色的雅典——最近关于西方文明发源的论争》一文,指出后殖民理论对现代性的品评,并不预先假定一个优于现代化的本位文化,而是着眼于有关常识与权力生成的汗青情况,因而是一种“非本质主义的汗青观”。③这可以说是一次对赛义德的东方主义理论提纲挈领且极具精确性的阐释。值得留意的是,这些零散的先容在其时并未引起海内学界的充实重视,真正让各人普遍存眷的是张颐武在1990年颁发的《第三世界文化与中国文学》一文。张颐武驻足于第一世界与第三世界的二元对立的张力干系,敏锐地指出西方文论的正当性或合用性问题,其实是在质疑“这些来自西方文化配景和话语传统的理论,是否可以或许完全合用于阐释和相识具有几千年奇特文学传统和语言的中国文学”。④固然这篇文章并没有谈及后殖民的观念,却一直被视为中国粹者阐述中国后殖民语境的开山之作。
在学界对后殖民理论或追捧或声讨的一片喧哗中,中国后殖民品评正式进场了,其符号就是“中华性”命题的提出。1994年,张法等人联名颁发《从“现代性”到“中华性”——新常识型的探寻》一文,认为中华性完全可以办理文化建构中的民族性问题,“中华性”意味着多角度的审视,个中出格是要用中国的目光看世界。”⑦此刻看来,张法等人提出的所谓“中华性”命题,在中国的后殖民品评话语中浮现出一种明明的“西方主义”倾向。这种倾向看上去是对西方中心主义的解构,实质上是以建构一种本质主义的民族性来重构一个新的中心。不难发明,后殖民理论成为了一种消解西方现代性话语、成立中国的“民族性”的东西,这一民族主义和本质主义的态度与西方后殖民理论险些背道而驰。首先,后殖民理论在中国的变异,其实就是赛义德所说的“理论观光”的功效。西方的Post-Colonialism在转化变异成中国的“后殖民理论”可能“后殖民话语”的进程中,其内在受到了中国的特定语境的改革,衍生出新的意义,而其真正的脸孔却在有意无意中被遮蔽了。其次,后殖民话语呈现其实是试图改变常识界面临社会急剧变革的失语状态。矫枉过正的是,后殖民话语还试图在摒弃现代启蒙话语的同时,又负担起如何反抗西方中心,建构中国本土文化,形成后殖民时代中国版品评理论的重任。“中华性”的提出就是把这一意图及其焦急推到了极致。
一、第一阶段(1986年~1993年):后殖民理论浮出汗青地表
后者则是中国学者在运用后殖民毕业论文批评来研究中国语境中呈现的具体问题时
毕业论文库:文学 时间:2016-10-21 点击:
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