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网论文写作网

论文写作网电话
论文写作网免费咨询电话
13021898016

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

毕业论文库:会计 时间:2016-10-23 点击:

     【摘要】本文以狭义的盈余管理为出发点, 结合今年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体系, 全面分析了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澄清了理论与实务界对二者关系的模糊认识; 深入分析了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的时空影响及新形势下企业盈余管理的新特点, 从博弈、法治和德治等视角提出了治理盈余管理的若干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新会计准则?? 盈余管理?? 博弈?? 标本兼治一、问题的提出
  广义的盈余管理通常是指企业管理层为了给企业或个人谋取利益, 而通过使用会计手段, 或通过采取实际行动使企业的账面盈余达到所期望的水平的操控性行为( Schipper, 1989)。这些行为既包含合法的操控性行为, 譬如, 企业管理层在企业会计准则、会计制度的允许的范围内, 通过选择会计方法、进行职业判断而导致的账面盈余的变动; 企业依法重组其经营活动或交易以达到即期或持续影响企业账面盈余的行为等, 也包括非法的或欺诈性的操纵行为, 譬如有意识地??过度?? 或??不当?? 使用会计选择和职业判断来影响账面盈余; 有意编造、虚构交易来调整账面盈余的行为等。狭义的盈余管理仅指非法的或欺诈性的盈余操纵行为。本文以下所谈论的主要是狭义的盈余管理。
  盈余管理是会计信息质量的大敌, 无论是从维护投资者的利益角度出发, 还是出于维护社会经济秩序, 优化资源配置, 促进经济持续、良性发展的考虑, 都必须严加制约和取缔。
  盈余管理通常是以会计选择和职业判断为依托的, 而会计选择和职业判断又是会计准则的主要内容。
  那么企业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究竟是何关系? 2007年开始实施的新会计准则体系(以下简称?? 新准则??)对盈余管理有何影响? 应采取的措施如何呢? 客观地讲, 会计理论和实务界对此尚存在模糊的认识。这显然对新准则的顺利实施不利, 对企业会计准则的进一步完善和未来建设也不利, 对制约盈余管理, 提高会计信息质量更不利。基于此, 本文拟抛砖引玉就上述问题做出探讨。
  二、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
  会计语言是管理当局与公司外部利益关系人交流的工具(美国财务与会计准则委员会, 1984)。会计准则制定者??将会计准则定位为公司提供一种向公司外部的资本提供者和其他利益关系人报告公司财务状况和交易经营业绩方面信息的成本相对低廉且可信的手段?? ( Pau lM. Healy & JamesM. W ah len,1999)。如果会计准则能够使财务报表以及时可信的方式有效地描述各公司经济状况和经营业绩的差异,从而促进资源的有效配置和利益关系人的有效决策, 则会计准则的价值将增加( add value)。??如果财务报告被用来传递公司管理当局关于公司经营业绩的信息, 但由于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的冲突的存在, 会计准则中必将允许管理当局在财务报告中采用职业判断, 管理当局于是可以凭借其对经济活动及其机会的了解, 来选择符合该公司经济情形的会计方法、会计估计和披露方式, 这潜在地增加了会计作为一种交流形式的价值。然而, 由于审计是有缺陷的, 管理当局运用职业判断也为??盈余管理?? 创造了机会,即管理当局会选择不能准确反映其公司真实经济情形的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 ?? 管理当局滥用??巨额冲销?? ( big bath) 的方式来调整费用、提前确认收入、不切实际地计提准备( ?? cook ie jar?? reserves) 等, 这些正威胁着财务报告的可靠性?? ( PaulM. H ea ly & Jam esM. W ah len, 1999) , 但与会计准则的本意风马牛不相及, ??会计准则毕竟只是一个会计信息的技术规范, 它解决的是??该如何办?? 的问题。对会计准则的恶意误用属于准则实施中??人?? 的问题, 从大的方面讲是上市公司治理生态?? ???? (刘泉军和张政伟,2006)。可见, 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其实是明确的, 可以描述为: 会计准则天生不是盈余管理的动因, 但会计准则天生会成为管理当局用来进行盈余管理的工具。会计准则主观上制约着盈余管理, 但盈余管理客观上成为了反会计准则牵制的对手, 两者在博弈中不断演进和发展。
  (一) 会计准则非??因??, 盈余管理非??果??
  有一种观点认为: 是会计准则导致了盈余管理, 会计准则是??因??, 盈余管理是??果??。2006年2月15日财政部颁布新准则时, 社会上曾一度产生了不小的恐慌, 有的人甚至担忧??会计盈余操纵会变得更加不可控了??、??股市泡沫可能会加剧??、??上市公司中的草鸡要变凤凰了?? 等等, 似乎盈余管理会因会计准则的全面施行而泛滥, 会计的??天下?? 就要因新准则而大乱了, 这显然与上述观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影响力有着紧密关系。其实, 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和动因是什么, 在理论界早有研究, 盈余管理的理论基础主要有??产权理论说??、??契约理论说??、??委托代理理论说?? 和??博弈理论说?? 等。??产权理论说?? 认为: 由于企业所有权与经营权相分离, 导致了企业控制权和剩余索取权相互分离, 实际拥有公司控制权的管理层并不拥有剩余收益的索取权, 因此他们不会有动力去利用他们的权力追求股东收益的最大化, 而更在意如何使他们聘任期内自身收益的最大化, 于是盈余管理行为便应运而生了。??契约理论说?? 认为: 企业的实质是??一系列契约的联结( nexus of contracts) ??, 由于缔结契约的各方涉及多个利益主体, 各利益主体的目标不完全一致, 加之契约本身具有刚性和不完备性, 各利益主体(各契约关系人) 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冲突, 即契约摩擦(魏明海, 2000), 这时契约关系中能够影响和改变会计信息的企业管理层会产生管理会计盈余数额来影响利益分配的冲动, 以使契约的签订和履行朝着有利于自己或企业的方向发展。??委托代理理论说?? 认为: 由于??代理人?? 与??委托人?? 之间存在信息不对称, 会计信息的提供者(一般为代理人, 即企业管理当局) 通常比会计信息使用者(委托人或利益相关者) 了解更多的企业内部信息, 因而必然导致?? 沟通摩擦?? (魏明海, 2000), 逆向选择( adverse se lection) 和道德风险( mora l hazard) 随之而来, 代理人会在自身利益的驱动下, 在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会计盈余信息过程中, 做出对自己有利或对自己和委托人均有利的盈余管理行为。??博弈论说?? 认为: 只要存在通过博弈使自身利益最大化的条件, 或者说只要破坏??协议?? 的收益大于遵守??协议?? 的收益, 就一定会发生盈余管理(邓春华, 2003)。而且盈余管理的直接诱因也具有复杂多样性, Pau lM. H ealy& JamesM. Wah len ( 1999) 述及的盈余管理动机有: 资本市场动机、契约动机、监管动机等; 秦荣生( 2001) 述及的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为: 委托责任关系的存在、债务合同约束、合理避税考虑、避免巨额政治成本、规避企业的经营风险等。可见, 认为是会计准则导致了盈余管理的观点没有理论依据, 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因?? 与??果?? 的关系更是不能成立。盈余管理并不因会计准则的存在而存在, 也不因会计准则的消亡而消亡, 它有其自身存在的基础和诱因。
  (二) 会计准则天生是盈余管理借用的工具
  任何非法或欺诈性行为, 均不会主动贴上??非法?? 的标签而束手就擒, 相反, 还会竭力披上一层合法的外衣, 寻找一块掩人耳目的??遮羞布??, 使之既持久受益又不受制裁。盈余管理也不例外, 企业管理当局对利润进行操纵的行为损害他人的利益, 破坏市场秩序, 为法律、法规所不容, 因而客观上存在寻找一件合法外衣的需求, 会计准则的出现天然地满足了盈余管理的这一需求。从会计准则制定者的本意上讲, 设计会计准则是为了追求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 反对任意提供甚至操纵会计信息的行为, 以为公司提供一种生成会计信息的成本相对低廉且可信的手段。但由于实际情况是复杂多变的, 会计准则作为一种??规范?? 和特殊??协议??, 不可能穷尽现实中的所有情形。因此, 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可靠性之间、会计准则的刚性与不完备性和现实适应性之间不可避免地存在矛盾冲突, 为解决这些冲突, 会计准则必须允许管理当局在财务报告中采用适当的职业判断, 进行必要的会计方法选择。会计准则的这一无奈设计恰好成了企业管理当局蓄意操纵利润的最好借口和工具。企业管理当局常常利用这些会计准则中的职业判断和会计方法选择, 有意识地滥用会计职业判断的规则, 有意识编造或隐匿会计方法选择、会计政策变更、会计估计变更的理由或证据, 为盈余管理服务。诚然, 这样做是非法的, 但由于其打着会计准则的合法幌子, 一般较难被察觉①, 所以极具欺骗性; 而且由于其察觉难, 受制裁少, 成本低, 收益高,因而模仿效应极强, 在公司、企业中较普遍存在, 对整个会计信息质量及经济的健康发展危害性很大。
  尽管如此, 这也并不意味是会计准则的过错。会计准则只不过是盈余管理在特定时期和特定环境下加以利用的工具, 而且还不是唯一可资利用的工具。实际上, 早在会计准则产生之前, 盈余管理就已存在。
  因此, 可以说有不有会计准则并不影响盈余管理的存在, 影响的只是盈余管理的具体手段和花样而已。
  (三) 会计准则和盈余管理存在持久博弈关系
  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既是制约与反制约关系, 也有利用与反利用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讲, 会计准则实际上是国家从保护投资者、债权人、社会公众等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出发, 与企业之间达成的一种??协议??。
  会计准则制定机构、证券监管部门及企业的利益相关者是该??协议?? 的坚定维护者, 反对一切违反??协议??
  的行为, 而企业管理当局从自身利益出发, 经常在遵守??协议?? 的收益(或损失) 与破坏??协议?? 的收益(或损失) 中进行权衡, 在利益最大化的驱动下, 时常会做出破坏??协议??, 操纵盈余的行为, 因此会计准则和盈余管理形成博弈关系。在这二者的攻与防的较量中, 互有长短。盈余管理者的优势为: ①盈余管理充分利用会计准则为掩护, 行为上比较隐蔽, 且又占据信息优势, 因而难以被发现; ②盈余管理的方式、方法灵活多变, 而会计准则更新慢, 较死板; ③盈余管理者众, 而会计准则维护者寡, 客观上存在人力和智力优势; ④企业管理当局常常有意识地利用审计监督面广、量大, 不能实施全程、适时和详细审计监督的缺陷,赢得较高的盈余管理成功率。而会计准则在制约盈余管理、维护自身尊严上也并不是处处被动、软弱无力,其也有其独特的行事方式和能力: 其一, 会计准则具有权威性和强制性, 对盈余管理行为有强大的威慑力量; 其二, 会计准则的执行情况如何, 基本上要强制进行鉴证, 并由中介机构出具审计报告, 其对盈余管理的制约力很大; 其三, 一旦发现严重破坏??协议?? 的行为, 要进行处罚, 由此会增加企业盈余管理的??成本??。
  在博弈过程中, 会计准则和盈余管理的一方的优势即为另一方的劣势, 相互揣测、分析对方, 各尽所长, 各避所短, 争取主动, 不断碰撞。由于双方的优势劣势具有一定的时空性、不同步性和不对等性, 所以二者的博弈在某一轮次的较量中会表现得有所倾斜, 但暂时的倾斜不意味着最后的成功与失败, 处于劣势的一方会认真思考、分析和调整, 在下一轮次会抓住机会, 发力反制, 找回平衡, 如此循环往复, 不断演进与发展。
  三、新会计准则对盈余管理的影响
  虽然企业会计准则不是导致盈余管理的根源, 但毕竟是盈余管理乐于借用的主要工具。因此, 会计准则的科学性、严密性和弹性如何, 对企业管理当局利用其进行盈余管理的广度、深度和频度无疑是有影响的。
  中外过去的盈余管理研究也已证明了会计选择和职业判断与盈余管理的相关关系。尽管会计准则的制订者也知晓这一关系, 但由于会计准则并非完全为防范盈余管理而设置, 所以会计准则制订者在制订准则时经常陷入是更多顾及准则的科学性、适用性, 进而扩大会计选择和职业判断的范围, 还是更多顾及反制盈余管理、压缩会计选择和职业判断空间而牺牲会计准则的科学合理性和广泛适应性的矛盾之中。矛盾斗争的最终结果是均衡与妥协。新准则正是这一矛盾斗争的产物。因此, 新会计准则在追求会计准则的科学、合理性和广泛适用性和增强制约盈余管理的针对性, 减少盈余管理的??重灾区?? 或??多发地?? 的两难选择中, 适当调整增加或减少了会计选择和职业判断内容, 从而在客观上引起盈余管理可借用空间的消长, 是必然的, 也是无奈的。对此, 任何人若想回避甚至不承认, 都不是客观和实事求是的态度。因此, 在新准则付诸施行之际, 我们的当务之急不是纠缠于新会计准则对企业盈余管理有无影响的问题, 而是有哪些影响, 应如何因应的问题。
  经过对新准则体系进行冷静且仔细、全面而深入的研究、分析, 我们认为: 在新准则体系下, 盈余管理可借用的空间有消有长, 但总体上消大于长。
  新准则至少在以下几个大的方面大大压缩了盈余管理可借用的空间: ①适当堵塞了利用资产减值准备调节盈余的通道。建立资产减值准备(资产发生减值时计提准备, 资产发生升值时转回准备) 意在体现稳健原则, 提高会计信息的相关性, 但过去却被许多企业当作企业盈余的??平滑机?? 和??调节器??, 从而对会计信息的质量带来了很大负面影响。赵春光( 2006) 的实证研究表明: ??减值前亏损的公司会以转回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来避免亏损; 减值前亏损并且无法转回资产减值避免亏损的公司以计提资产减值进行b ig bath,为下一年盈利做准备; 减值前盈利的公司会以资产减值进行利润平滑化的盈余管理; 减值前盈利的公司会以转回资产减值进行盈余管理来避免盈余下降。?? 为有效遏制企业的这一行为, 《企业会计准则?? 资产减值》大胆舍弃了过去与IASB趋同, 即允许转回长期资产减值的做法, 转而向FASB靠拢, 采取了在长期资产存续期间只计提不允许转回的做法。这样做, 使资产减值的??调节器?? 的功能由双向变为单向, 调节功能大大降低, 从而使反制公司滥用资产减值调节利润的效果大大增强。②缩小了死角。过去有不少经济业务, 要么会计准则、制度未作规范, 要么准则、制度虽作规范, 但规范粗糙、模糊, 针对性和可操作性差, 实际上形同虚设。于是, 这些准则、制度规范的??盲区?? 或??混水区?? 便成为了企业利用之进行盈余操控的对象。新会计准则基本上消除这些会计规范上的??盲区?? 或??混水区??, 一定程度上牵制了企业盈余管理。譬如: 企业合并业务, 过去一直无全面而系统的会计规范, 各企业在如何确定合并成本及其分配、如何确定作为对价付出的相关资产的相关损益、发生或承担的负债等方面一直很混乱。新会计准则第20号对此作了专门规范,要求企业将企业合并区分为同一控制和非同一控制下的两大类, 并分别采用不同的规则进行处理, 不仅消除了我国会计规范的死角, 而且比国际会计准则相应规定更科学合理②, 从而减少了企业??浑水摸鱼?? 的机会。③对公允价值的运用进行了适当限制。新准则虽然在金融工具、投资性房地产、非共同控制下的企业合并、债务重组和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方面的确认与计量中引入了公允价值计量属性, 但相对于国际会计准则而言, 我国的公允价值使用的前提、范围及具体方法上更加谨慎, 这既是对我国过去曾使用公允价值计量属性出现问题的总结和改进, 也是基于我国国情, 减少公允价值被滥用的现实选择。譬如: 在基本准则第四十三条中就明确指出采用重置成本、可变现净值、现值、公允价值计量的, 应当保证所确定的会计要素金额能够取得并可靠计量。在投资性房地产准则第十条明确规定只有在有确凿证据表明投资性房地产的公允价值能够持续可靠取得③的情况下, 才可以对投资性房地产采用公允价值计量模式进行后续计量。此外, 公允价值使用的限制性规定还在金融工具的确认与计量、股份支付、套期保值、非货币性资产交换等会计准则中均有体现。新会计准则的这些规定向企业传达的信息是严肃而鲜明的, 那就是: 不是任何时候的任何情形下均可采用公允价值进行有关资产和负债的计量; 公允价值不是随便估计的金额、更不是橡皮尺子; 禁止含有较多假设的估值技术的应用。④完善了会计披露的要求, 增强了企业经常性和非经常性损益信息的透明度。新准则对损益披露的要求随处可见, 除??财务报告列报?? 准则外, 其他各具体准则几乎都有要求, 譬如: 非货币性资产交换准则要求在财务报表附注中披露非货币性资产交换而换入换出资产的公允价值及确认的损益金额; 债务重组准则要求在附注中披露债务重组双方的重组利得或损失的金额; 投资性房地产准则要求在附注中披露公允价值确定的依据和方法、公允价值变动对损益的影响、房地产转让的情况和理由、当期处置的投资性房地产及其对损益的影响等; 关联方披露准则要求在附注中披露关联方交易的交易金额、定价政策等;分部报告准则要求在附注中将企业的损益按地区分部或业务分部进行分部披露; 等等, 这些财务报表列报要求不仅可以使财务报告使用者较好判断企业损益的构成、风险和报酬的主要来源, 增强决策科学性, 还可以有效抵消企业进行利润包装的??成果??④。
  正于前面所分析的, 会计准则并非完全为防范盈余管理而设置, 所以新准则为增加会计信息的相关性和适用性而适当调整增加会计选择和职业判断的运用, 从而在客观上使盈余管理可借用空间的有所增大也是预料之中的: ①随着公允价值运用面的拓展, 客观上增大了企业管理层有意识地借助公允价值新的运用领域进行盈余管理的可能性。尽管新准则对公允价值的运用作了谨慎设计, 国际上许多较为发达的市场经济国家和地区对公允价值的运用已有多年的探索, 为我们提供了一些可借鉴的经验, 加之我国经过若干年来的改革和治理, 公允价值的应用?? 土壤?? 确有改善, 一切表明公允价值应用条件已较成熟, 但实际上这些条件与公允价值会不会被滥用并不完全成因果关系。②资产减值中的会计选择与职业判断增多, 尤其是在资产??可收回金额的计量??、??资产未来现金流量的预计??、??折现率的选择??、??资产组的认定?? 等诸多环节不确定因素和主观判断成分的增加, 给企业管理层留下的弹性空间自然有所增大。③由于?? 开发阶段?? 与??研究阶段?? 的界限在实际工作中如何准确划分是一大职业判断难题, 所以新准则允许企业将??符合条件?? 的开发阶段的支出资本化计入无形资产价值的规定, 在起到激发企业研发投入积极性的作用的同时, 也可能被企业管理层在必要时作为调节利润的工具加以利用。等等。
  应当指出, 上述可借用空间的消长, 对不同类型、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企业的盈余管理的影响并不是均衡的: ①由于新准则主要是以上市公司为平台设计的, 而且出台后其实施范围又暂定于上市公司, 所以新准则对上市公司的影响必然大于对非上市公司, 至少在今后一两年内尤其明显。②新准则对设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的公司的影响较大, 而对设立在境外或设立在香港、澳门、台湾地区的公司, 由于其必须遵守所在国或地区的会计准则体系, 所以新会计准则对他们的影响较小。③对不同行业的影响不同。就上市公司而言, 不同行业板块公司执行新会计准则对其会计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的冲击存在差异, 对其盈余管理所产生的影响也必然不尽相同。
  四、注重研究新形势下的盈余管理的新特点, 争取博弈的主动权根据新准则对盈余管理可能产生的影响, 并结合盈余管理本身的规律性, 预计盈余管理将主要呈现出如下新的特点: ( 1) 花样翻新。企业管理当局出于追求自身利益的最大化的动机, 常常采取有违??协议??
  的行动, 而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和维护者(监管机构) 为维护会计准则的严肃性, 会做出检验企业管理当局是否遵守??协议?? 的制度安排, 并对不遵守??协议?? 者予以惩罚。于是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博弈如同一场体育竞技赛, 谁的技高一筹, 谁将赢得比赛。盈余管理者深知在新的形势下以传统的方式、方法和领域进行盈余管理易被发现, 其风险和成本太高, 所以想方设法借用新准则的新规定、新内容进行?? 创新?? 当属必然。( 2) 时空性更突出。盈余管理的时空性集中体现在其操作领域、方式方法、的并存性及操作过程的间歇性、还原性和层次性等多个方面。随着新会计准则的实施, 相关监管、审计力度的加强,盈余管理的成本必然随之加大, 为降低风险和成本, 企业必然会在盈余管理的时空上下功夫。不同行业、地区、层面的企业会针对其不同的生存环境、不同的资源配置机制、不同的盈余管理成本、不同的发展阶段和目标、不同的治理结构、经营理念和生产工艺特点等, 更加注重盈余管理的区位选择、时点选择, 注重安全、高效的盈余管理项目组合、方法组合, 而不是过去??单领域??、?? 单技法?? 的战术推进, 注重选择适当时机??打了就跑?? 而不是连续地作战, 因而其时空性较过去更加明显。( 3) 多头博弈明显。传统观念上的博弈是一对一的博弈, 现代博弈已打破这一观念, 一对多、多对多的博弈格局已较普遍。盈余管理也是如此。由于法律环境、制度环境、经营环境的改变, 监管机制的完善, 企业盈余管理的制约与反制约在技术上日益升级, 在规模上日益扩大, 博弈双方已非单一个体、人员的智力和精力所能承担, 因此出现多头博弈也就不足为奇。新准则的出台和实施, 必然加剧上述环境和机制的改变, 诸如??双打比赛??、??团体比赛??、??车轮大战?? 等博弈形式会成为今后盈余管理的突出特征之一。有的甚至还会更多地寻找外部智力助阵, 为其出谋划策, 使得博弈的阵营更加豪华、技术含量突飞猛进。
  盈余管理所体现的上述新特点, 对会计准则的制定者和证券监管、财政监督、审计监督等均带来不小的挑战, 必须对此有充分的估计和必要的心理、技术准备, 制订切实有效的应对措施, 取得博弈的主动权: 第一, 摆正心态。如前所分析的, 盈余管理的历史悠久, 而且未来还将长久存在, 治理盈余管理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持久战??。因此, 不要指望有绝对完美的会计准则的出现而将企业盈余的确认、计量、记录和报告过程变为一块??净土??, 也不要期待绝对的??良方?? 和??猛药?? 而让盈余管理一下子绝迹于世。
  只要?? 盈余?? 指标在社会经济生活中还有其一定的地位和作用⑤, 企业出于形形色色动机的盈余管理的脚步就不可能完全停止; 只要会计准则与企业盈余的核算存在联系, 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 之间的较量就不会中止, 相反, 他们还会在较量中生存、完善并得以发展。我们认为, 这应该成为我们对待盈余管理以及其与会计准则关系的正确思想态度。第二, 转变收益观念。强化资产负债表观念, 淡化利润表观念, 其目的在于削弱盈余管理的根基。我们认为, 转变这一观念包括两个层面: 企业盈余核算和企业评价及其信息运用。
  就企业盈余核算层面而言, 观念的转变就是要进行传统思维的换位, 传统的是先利润表后资产负债表, 新思维是先资产负债表后利润表。这不是一个简单的思维或程式的换位, 而是一种观念的革新。传统思维易于以利润为核心, 放大盈余的作用, 为核算利润而核算利润, 易于基于不同目的操纵利润; 而新思维追求资产负债表的资产和负债是否符合其定义和确认的条件, 追求企业真实资产、负债条件下的净资产的增加, 体现综合收益理念。就企业评价及其信息运用层面而言, 就是在分析、评价企业的财务状况、考核企业业绩时, 应侧重于资产负债表中的资产和负债真实价值, 资产的规模、结构、质量和未来潜力, 负债的规模、结构和弹性的分析、评价, 在此基础上, 再根据净资产增加和利润表的利润大小客观地判断企业业绩和未来发展前景。在运用企业财务信息时, 应改变过去资本市场IPO、增配股和债券融资的??门槛?? 设定、证券市场证券交易定价、证券上市的暂停与终止条件设立、企业一系列??契约?? 的签订与履约评价等过度倚重企业利润表的利润的状况, 而应转向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股东权益变动表, 实现挂钩指标和收益指标的多元化。
  总之, 通过上述两个层面的观念转变, 就是要从宏观和微观上弱化企业盈余的信号作用, 削弱盈余管理的根基, 大幅降低盈余管理的发生频率。第三, 增强预见性。增强预见性就是要对新形势下的盈余管理的可能环节、方式和方法有预判和预案。只有对企业在新形势下可能通过诸如蓄意隐瞒稀释每股收益的信息, 以抬高每股收益的绝对值; 提前处置已计提大量减值准备的长期资产, 变相冲回新会计准则不允许冲回的长期资产的减值准备; 通过??灵活运用?? 资产未来现金流量估计的弹性、??精心设计?? 资产组或资产组组合等方式多提、不提或少提资产减值准备; 通过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存货等与公允价值计量模式核算的投资性房地产之间的??重分类?? (双向转换), 频繁确认转换形成的价值计量差异; 通过先操纵企业合并的类型进行企业合并⑥, 然后处置企业合并的资产、负债或子公司等新招数, 早有研究并提前制订出应对预案, 才能大大增强防范和制约效果。第四, 建立监管的长效机制。针对盈余管理时空性突出的特点, 必须改变目前监管??季节性?? 强、时松时紧的局面, 建立监管的长效机制。证券监管机构、审计监督部门和机构等要进一步转变观念和工作方式, 进行机制创新。要充分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 充分利用业已建立和完善的银行监管体系、税控系统和社会信访、举报渠道等, 重构会计信息监控网络体系, 提高监管频度、效率和效果。
  第五, 着眼长远, 处理好法治与德治、惩办与教育的关系。过去, 在如何处理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的关系、如何治理企业盈余管理的问题上, 专家、学者和业界人士仁者见仁, 智者见智, 进行过探讨, 但综观起来, 谈论最多的是如何加大惩办力度、增大企业盈余管理成本。为此提出的具体建议诸如: 增加监管机构、充实监管队伍、健全民事责任追究制度、建立股东集体诉讼制度、加重惩办力度等, 意欲借助这些招法使企业盈余管理??伸手必被捉??、?? 被捉即重罚??、??屡捉必倾家??。无疑, 这些主张和建议是很好的。
  尤其是在企业盈余管理较为普遍的今天, 加大惩办力度肯定会对遏制其上升势头收到立竿见影的效果。但是我们也应该注意到, 惩办也有其局限性, 其一, 罚不责众, 这是被历史反复检验的古训; 其二, 惩办力加大毕竟有度; 其三, 公正公平的惩办要受时间、成本等的制约。受其制约的结果是只有极少数的受到处罚和制裁, 更多的成了漏网之鱼。正因为如此, 许多企业心存侥幸, 胆子越来越大。这些也许是目前企业盈余管理在许多地方难以遏制, 甚至还有进一步蔓延之势的重要原因之一。其四, 惩办毕竟是一种事后的被动的手段, 担当起震慑和治标之责尚可, 负起治本之任很难。从古代和现代的治理理念来看, ??防患于未然??、??不战而屈人之兵?? 方为上上之策。因此, 我们认为要实现企业盈余管理的标本兼治, 一味依靠惩办恐难奏效, 还需要从现在着手、从长远着眼, 重视德治。所谓德治, 就是从盈余管理的行为主体(企业管理层、财会人员等) 入手, 注重对其正、侧面教育, 提高其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质, 增强其自我约束能力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从长远看, 德治既是盈余管理治理的根本之道, 也是治理其他会计造假的根本之道。尽管人们的法律意识、社会责任感和职业道德素质的提高非一日之功, 德治的效果体现得较为缓慢, 但是不能因噎废食, 因其见效慢而不加重视。因为只有企业管理层、财会人员等的整体职业道德水平提高了, 才能大幅降低企业盈余管理的频度、广度和深度。而只有企业盈余管理的频度、广度和深度降低了, 提高全社会会计盈余等信息的质量、减轻行政处罚和刑事处罚的压力、构筑和谐的社会经济环境才成为可能。所以, 只要我们坚持法德相济、惩教并举, 只要我们对此有长远的规划, 坚定的信心, 足够的耐心, 从现在做起, 相信假以时日, 一定会迎来企业盈余管理的治理的春天。主要参考文献邓春华. 2003. 基于博弈分析的盈余管理问题研究. 会计研究, 5顾兆峰. 2000. 论盈余管理. 财经研究; 3
  刘泉军, 张政伟. 2006. 新会计准则引发的思考. 会计研究, 3陆建桥. 1999. 中国亏损上市公司盈余管理研究. 会计研究, 9陆正飞, 魏涛. 2006. 配股后业绩下降: 盈余管理后果与真实业绩滑坡. 会计研究, 8美国财务与会计准则委员会. 1984. 财务与会计概念公告第5号?? ?? ?? 企业财务报告的确认和计量秦荣生. 2001. 财务会计新课题: 盈余管理, 当代财经, 2魏明海. 2000. 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评述. 会计研究, 9赵春光. 2006. 资产减值与盈余管理. 会计研究, 3
上一篇:管理会计学课程体系构建问题的探讨
下一篇:中国企业会计准则体系: 架构、趋同与等效

| 会计推荐

更多
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会计:新会计准则与盈余管理文章链接:/lunwen/huiji/8303.html

| 论文创作推荐资讯

更多 毕业论文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