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失地农民城镇化进程中面临的生存与发展问题
1.居住环境方面。现有的城镇化进程把失地农民推向了一个不熟悉的生活场景,失地农民在被动接受这种陌生场景的过程中需要种种改变。相当一部分失地农民融入城镇的适应性很低,其主要原因就是居住环境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原来农民所熟悉的前庭后院,楼上楼下的闲散,惬意,接地气的生活,换成了城市的紧凑,局促的空中楼阁。
2.生活消费方式方面。原本为失地农民所习惯并享受的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的乡村生产方式,转变为城镇的工厂、企业的制度化、规范化的生产工作方式。一般来说,我们农民的日常生活的货币消费支出并不多,大部分家庭基本能够做到自给,在自己的庭院里或者零散低头会进行蔬菜种植以及家禽牲畜的饲养,这在生活方面可以节约不少开支,部分家庭还有余粮、余菜、余畜出售以取得部分家庭收入,但是失地之后事事需要花钱,需要缴纳以前农村不存在的物业费、日常生活所需粮食、蔬菜、禽蛋均需购买,家庭基本生活支出大大增加,而之前那种低成本的生活方式几乎完全依附于土地而存在。
3.社会保障方面。我国是一个人口大国,占有世界五分之一的人口,且农村人口在总人口中占有较大的比例,在我国如今农村社会保障还不健全的情况下,土地之于农民的意义更加明显,对农村的稳定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在一定程度上给农民提供了养老保障和医疗保障,同时,由于农民受教育程度较低,缺乏技能,在非农就业中,呈现弱势地位,在城市中难以找到合适工作岗位,而在失地前农民可以利用自身的劳动技能经营自己自己的或者别人的土地,种植经济作物等,换取经济上的利益,以提高生活水平。而现有的二元土地制度没有让农民分享到由于工业化和城市化带来的土地增值却造成土地供不应求,房价畸高,抑制了其他消费,造成一业兴旺百业衰。
4.子女教育方面。城镇教育资源往往与户籍制度或者住房所在地挂钩。在目前城市化的进程中,失地农民的真实身份大致分为两种:第一种是已经居住于城市之中,依然是农民身份的“城中村”农民,第二种是居住于城乡结合部的集体安置房中的失地农民,他们不是城市人,也不是农村人。不管是以上哪种情况,都面临同样的问题,他们虽然成为了居民,但是不能就读于所在区县的重点学校,虽然,在城镇化进程中,政府采取了不少措施改善农村教育,但是,其所提供的教育资源与城镇之间仍然存在很大的差别,远远不能满足失地农民子女接受良好教育的需求。这就对于那些试图通过教育改变命运的失地农民来说存在明显的不公平。同时,虽然家长已经很重视子女的教育,但是由于自身素质、教育方法和教育条件等方面的问题,在子女教育上心有余而力不足。
5.就业与发展机遇方面。目前,我国对于征地普遍施行的是一次性货币补偿制度,失地农民在领取相应补偿货币后,必须自主就业,自谋生路。这种政策对于青年一代来说并没有给他们造成大的影响,大部分青年并没有农业生产经历,在失地之前已经在企业谋职,已经熟悉了工业化的生产方式,他们的发展与土地关系已经很小,所以受到的冲击相对来说是很小的。但是对于部分中年以及绝大部分老年群体来说,再就业已经不可能,从他们青壮年时期开始,主要劳动方式与土地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甚至基本上是完全依赖于土地的,除了种地,他们没有别的技能,虽然政府也开展了就业培训,但是对于步入老年的群体来说,意义不大,离开了土地,他们没有就业机会,更没有发展机会。
6.社会关系与身份认同方面。目前我国失地农民的拆迁安置多采用集中安置的方式,在安置社区里,居民互相熟悉,基于乡土的社会关系基本保留,在面对陌生的城市环境时,也使得失地农民更加注重对原有关系的依赖,保留了原来的思维,生产,生活方式,这种集中安置社区像一道无形的屏障阻隔了失地农民与原市民的互动,对于失地农民融入城市生活非常不利,原有的小农意识没有得到城市文明的碰撞与冲击,所以集中安置小区总是只能用“脏、乱、差”来形容,也正因为如此,原市民并不认同失地农民成为和他们一样的市民,所以他们虽然名义上已经进入城市生活,但是与真正成为市民还有很大差距。
二、改善失地农民生存与发展对策
1、以制度建设为保障。根据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第一、二层分别为生理和安全需求,原有的土地则兼容了这两大需求,但是政府征地后,在征地制度和土地补偿制度设计上主要考虑失地农民的经济需求,对于安全需求考虑甚少,相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尚未及时建立和完善,政府应在把失地农民“推进城市”的同时,要建立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使得失地农民和城市居民一样的社会保障政策,为失地农民构筑安全港湾。
2、以社区建设为平台。社区是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群众基础机构。他为我们居住在一个固定区域的居民群体范围内的居民,起着一种媒介桥梁作用,合理有效的社区建设将为失地农民迈入城市社会,融入城市文明提供有效的物质和精神帮助。社区建设可以通过社区环境的改善、社区管理和服务的规范等方面来展开,帮助失地农民重构生活秩序,促进失地农民形成市民意识,通过社区文化活动来营造现代城市文化环境,冲击失地农民的行为方式和思想观念,促使其向城市居民迈进。
3、以社会关怀为推力。农民拥有“朴实、吃苦耐劳、勤劳肯干”等优良品质,但是农民的形象也总是与文化素质低、形象差、思想落后、愚昧、粗俗等词语挂钩,而这些与现代文明史格格不入的,所以城市居民总是以上等公民自居,有着一种天然的优越感,在失地农民进入城市生活之后,经常受到市民的偏见、歧视,这对于失地农民在思想上、行为方式上进程极为不利,社会各界应该消除社会偏见,从心理和行为上接纳失地农民,给予关心和帮助,使其对城市社会有归属感,尽快融入城市生活。
4、以自身转变为核心。要想失地农民真正成为城市居民,一方面要求政府部门制定相应的政策,社会各界给予帮助和支持,更重要的是失地农民自身要主动实现思想和行为的改变,主动迎接变革和挑战,破除“等、靠、要”的依赖思想,对自己进行合理的职业定位,角色定位,树立自立、自强的独立思想,同时加强学习,通过教育培训,读书、网络、与他人交流等多种方式,不断提升自己,尽快适应城市生活。
三、结论
从2010年底,国家发展改革委就开始会同财政部、国土资源部、住房城乡建设部等14个部门启动城镇化规划编制工作,随后,“城镇化建设”被写入党的十八大报告,和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农业现代一起,成为未来中国发展的方向,在城镇化的过程中,需要解决失地农民生存和发展问题,实现市民化转型,这有助于打破城乡二元发展格局,而且还能产生积极的社会效果,实现城市化的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