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农村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不仅能让占中国人口大多数的农民紧密团结在党的周围,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而且对提高农民理论素养、丰富农民精神生活、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和社会建设都取得了历史性进步,这些都为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了良好契机。同时,还要看到问题的另一面,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还面临着一些突出问题:执政者的宣教体系和话语方式,很难引起农民的兴趣和共鸣;在收入差距日益拉大、一些民生问题不能从根本上有效解决的现实语境中,出现了理论宣传和实际生活“两张皮”现象;一定程度上存在的党员干部贪污腐化、脱离群众现象,以及农村社会治安、封建迷信等方面的问题,也会大大降低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认同度,遮蔽马克思主义应有的真理光芒和价值意蕴。
以上这些问题,已引起了学界的广泛关注和探讨。有的认为要打造平台,创新渠道,如重视互联网的作用,实现马克思主义在农村各个层面、各个触角的全覆盖;有的认为要关注日常生活,注重传播语言的生活化、通俗化;还有的认为只有坚持“民生”取向,才能收到大众化的理想效果。本文试从过程的视角,对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现实路径进行立体的、全面的梳理和探析。
一、在创新理论的过程中深化农民对马克思主义的理性认知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本质上是一个理论由抽象到具体、由玄奥到通俗、由少数人掌握到多数人掌握的过程。要实现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要解决理论本身的问题。那就是,我们要拿什么样的理论来“化农民”?农民需要的是什么样的马克思主义?事实上,农民能够理解、乐于接受的并不是文件、口号上的马克思主义,也不是教条式宣讲的马克思主义。要真正实现农村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必须秉承马克思主义的批判本性和实践精神,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语境中,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和农民日常生活的有效嫁接,从而保持马克思主义的鲜活本色和旺盛生机。
1.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必然要求
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大众化的内在要求,大众化必然意味着中国化。马克思、恩格斯通过研究“资本”的逻辑,抓住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进而发现了批判和扬弃资本主义社会的主体力量和现实路径,即通过无产阶级革命的方式,“实际地反对并改变现存的事物”,在共产主义的运动和实践中,最终实现解放人、发展人的终极价值目标。显然,按照马克思主义本真意蕴,它不仅谋求西欧无产阶级克服异化、摆脱奴役,而且致力于全人类的自由和解放。从这个意义上说,马克思主义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世界性理论、普遍真理,是“科学思想中的最大成果”。但是,马克思主义要在中国落地生根,成为中国人民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思想武器,必须进行中国化,这不仅缘于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在话语体系、表达方式、思维风格上带着西方文化的明显烙印,更在于共性和个性辩证统一的原理。毛泽东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中指出:“离开中国特点来谈马克思主义,只是抽象的空洞的马克思主义。因此,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具体化,使之在其每一表现中带着必须有的中国的特性,即是说,按照中国的特点去应用它,成为全党亟待了解并亟需解决的问题。”[1]500只有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相结合,实现原生态的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国情的“视域融合”,才能将抽象的、普遍的“宏大叙事”,化为“新鲜活泼的、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这既是从理论走向实践的必经环节,也是理论自身生长创新的客观需要。可以说,马克思主义和国情相结合,实现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生命历程中质的飞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