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写作网论文写作网

论文写作网电话
论文写作网免费咨询电话
18132681470

对推进襄阳市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

毕业论文库:财政金融 时间:2017-01-23 点击:

【摘要】 产业集群已成为国内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培育产业集群既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又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襄阳市产业集群发展起步晚,尽管产业集群的雏形已经形成,但是与沿海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产业的集聚度不高、规模不大,产业链条不完整、配套能力不强,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价值链层次较低,偏重于企业数量的集聚、支撑产业集群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等方面。本文针对襄阳地区在培育壮大产业集群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 
  【关键词】 产业集群 特色产业园区 打造区域经济竞争新优势 
  一、产业集群是国内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 
  产业集群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在全球产业分工和信息技术革命条件下出现的产业地方化现象。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加快,产业集群已发展成为全球性的经济发展潮流和各国提升综合国力和竞争力而争相借鉴的经济载体。作为世界经济头号强国,美国产业集群不仅数量众多,而且极其发达,绝大多数州都有一个或多个某类产业集群。最著名的是加州硅谷IT产业集群,被誉为“经典产业集群”。据统计,在目前全球100家最大电子和软件公司中,有20%是在硅谷创业成功的;美国100家大科技公司有1/3的总部设在硅谷。硅谷形成的以微电子为主的高科技产业集群,是其成为举世瞩目的高科技创新中心的重要原因。正是因为有了硅谷和128公路这样的高科技信息产业集群,美国才能引领全球信息产业的发展;因为有了Silkor地区的医用手术器械产业集群,巴基斯坦才能占领世界医疗手术器械市场的20%;因为意大利有了高度集群化的地域同业中小企业集群,才使得这样一个资源匮乏、企业规模小的国家,经济总量却能排在世界第七,被称为“第三意大利”现象;还有像德国斯图加特的机床制造业群、韦热拉的光学仪器制造业群、雷姆沙伊特的工具制造业群、印度班加罗尔的软件业群、无一不是充分利用产业聚集效应发展特色城市产业的成功案例。 
  在我国,一些经济相对发达的沿海省份依靠产业集群这种产业组织形式取得了经济发展的巨大成功。以广东专业镇和浙江“块状经济”为代表的珠三角、长三角等沿海经济发达区域,“一镇一品”、“一县一业”蔚然成风,迅速成长起的一批表现出高度集聚特征、高度专业化的产业集群,成为区域经济增长的主力军,如广东省经济经过10年的发展,全省共有326个专业镇,2012年实现GDP总量1.64万亿元,占全省GDP比重的31%,成为全省经济发展的重要增长极,专业镇对区域经济的平均经济贡献率达39%。专业镇作为一种新型的经济组织形式,也成为推动广东农村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国际化的最有效的发展模式。江苏、浙江经济特别是县域经济的快速发展主要靠特色鲜明的产业集群。如昆山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江阴的钢铁产业集群、绍兴的纺织产业集群等。正是这些在全国有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产业集群,才使得这些地区多年位居全国百强县的前列。 
  实践证明,产业集群已成为国内外产业发展的重要组织形式,培育产业集群既是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又是工业化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可以说当代的区域经济竞争已演化成产业集群间的竞争。 
  二、襄阳产业集群的发展现状 
  2012年,襄阳市销售收入过10亿元的成长型产业集群有27个(不含高新区汽车产业集群),过50—100亿元的产业集群4个,过100亿元的产业集群6个。集群内企业达到2766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972家。 
  1、襄阳产业集群形成和发展的四种模式 
  根据形成机制不同,襄阳市产业集群可以分为四种类型:资源驱动型、骨干带动型、特色集聚型、园区集聚型。 
  (1)资源驱动型。如保康县,磷矿资源远景储量超过10亿吨,已探明地质储量3.98亿吨。近几年保康合理开发利用磷矿资源,引进国内、省内知名企业参与磷矿资源的深度开发,网罗大小60多家磷化工关联企业,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2家,形成了从采矿到磷化工系列产品生产销售较完整的产业链条。 
  (2)骨干带动型。通过龙头骨干企业的带动作用,发展协作配套企业,形成产业集群。如高新区依托风神、神龙和东风汽车公司,积极发展汽车产业,形成关联企业300多家、年产值近800亿元的较大型产业集群。老河口市依托东风创普,枣阳市依托湖北福田、飞龙摩擦材料,谷城县依托三环车桥、骆驼蓄电池等龙头企业,积极发展与全国较大汽车集团公司配套的产品,初步形成以特种车整车和汽配为主体的县域汽车及零部件产业集群。 
  (3)特色集聚型。经过多年发展,襄阳市逐步形成了一批“一县一品”、“一镇一品”格局的特色产业集群。如襄州区程河柳编工艺品加工、宜城市雷河工业小区水晶工艺饰品加工、枣阳市蔡阳棉花加工和清潭水果加工,以及樊城太平店板材加工等特色板块经济,关联企业聚集发展,区域品牌优势正在形成,对农民发家致富和县域经济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拉动作用。 
  (4)园区集聚型。如樊城区近年来以经济开发区为平台,利用区位和产业基础优势,引导纺织企业聚集发展,已形成170多家关联企业的纺织产业集群,2007年3月,被中国纺织工业协会命名为“中国织造名城”。2012年集群实现销售收入已突破90亿元,占全市纺织企业销售额的近40%。 
  2、襄阳产业集群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襄阳市产业集群发展起步晚,尽管产业集群的雏形已经形成,但是与沿海地区相比,还存在较大的差距,主要表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产业的集聚度不高,规模不大。农业资源丰富是襄阳市的优势,尽管农产品加工集群有的已经突破了百亿元,但是集群分布分散,各自为政。襄州、枣阳、老河口、宜城、南漳均有一定数量的农产品加工企业,产业雷同,产品同质化严重,集群块头不大,与沿海的主导产业集群规模相比差距较大。如昆山的电子信息产业集群在2012年达到近3000亿元,集群企业有5000家。虎门仅服装一项,2012年销售收入实现了过200亿元,规模以上企业有1250家。而汽车产业是襄阳市的第一大产业,全市从事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制造企业仅有360多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240多家。

  (2)产业链条不完整,配套能力不强。汽车产业是襄阳市的龙头产业,龙头企业的规模较大,但是能与之配套的本土企业不多,主要原因是如风神襄阳汽车公司85%左右的零部件为区外供应;商用车和主机厂的核心配套件50%左右由区外供应。围绕核心产品的上下游部分产品开发深度不够,缺乏分工协作意识,同类企业产品结构雷同,农产品加工企业基本上是以粮油加工为主,企业的关联度不高。很多中小企业没有与行业的龙头企业建立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企业的集群意识和分工协作意识有待于提高。 
  (3)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价值链层次较低。襄阳市大多数集群属于劳动密集型,生产以加工制造为主,虽然得益于劳动力充足的比较优势,但是依靠劳动力资源支撑的产业集群大多是低端产品,产品的附加值不高。集群中相当多的中小企业没有自己的研发力量,自主创新能力不强。 
  (4)偏重于企业数量的集聚,支撑产业集群发展的社会化服务体系不健全。在招商活动中,只注重引进企业的数量,而对服务于产业集群发展的中介机构、研发机构、培训机构的引进和培育重视不够,导致了服务于产业集群发展的中间组织相对缺乏。另外,襄阳市尚未出台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和意见,缺乏积极的政策引导,集群发展还处于自发阶段,成长缓慢。 
  三、对加快襄阳市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 
  1、基本思路 
  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以现有优势产业为基础,以特色产业园区为载体,坚持政府扶持引导和企业自主发展相结合,紧紧围绕培育壮大区域特色产业经济,加速生产要素的集聚和产业提升,细化专业分工,延伸产业链条,壮大产业规模,打造区域经济竞争新优势,着力培育和发展一批特色明显、结构优化、体系完整和市场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2、总体目标 
  重点培育发展一批规划合理、主业突出、特色明显、规模大、链条长、竞争力强、环境污染少的产业集群。到2016年,全市培育营业收入过10亿元的产业集群40个,过50—100亿元的10个,过100亿元的10个,过200亿元的2个。每个县市区、高新区至少培育2—3个具有明显特色、营业收入过50亿元的产业集群。 
  3、主要措施 
  (1)完善产业集群发展规划。进一步修改完善《襄阳市产业集群“十二五”发展规划》,并认真组织实施。各县市区、高新区结合各地区域经济发展的实际,制定当地产业集群未来五年发展规划,并逐年制定产业集群的发展方案,着力培育特色鲜明、优势突出、错位发展、竞争力强的产业集群。 
  (2)加快推进工业园区建设。工业园区是实现产业集聚的重要载体。各地要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努力做到路、电、水、气、讯、污水处理等基础设施基本配套,消防、安全、环保达标,增强产业承载能力,推动企业集聚向产业集群发展。特别是按照一区多园模式建设的开发区,要明确产业的定位,优化空间布局,严格入园的标准,培育和引进相关企业入园发展,优化企业之间生产协作流程,彰显园区的特色。要加大对工业园区特别是特色产业园区的考核力度,落实相关的扶持政策,加快园区建设。 
  (3)培育壮大龙头企业。按照优质资源向优势企业集中的原则,合理配置生产要素。鼓励龙头企业对其上下游配套企业进行重组、改造,利用资本、品牌、机制、人才、管理、营销、信息等优势,加速扩张。鼓励产业集群内企业以资产为纽带,以共赢为目标,采取参股、兼并、收购、重组等形式,实现提质扩规,形成大企业集团。 
  (4)着力完善产业链条。鼓励龙头企业做强核心业务的同时,加快剥离专业性强的零部件和生产工艺,发展专业化配套企业,提高企业间专业化协作水平。支持龙头企业与产业集群内、市内相关企业建立最终产品与零部件战略联盟,促进相互协调和共同发展,提高龙头企业产业集群内、市内配套率。坚持按产业链配套凝练项目,推动产业链横向拉宽、纵向加深,做长做强产业链,较快形成规模效益。 
  (5)构建集群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对尚未建立行业协会的产业集群,要在各地工业经济主管部门的指导下,按照“自主设立、自我管理、自律运行、自我发展”的思路,成立产业集群行业协会。以行业自律、反倾销诉讼、产业信息、技术交流、对外协作、招商引资、职工技能培训和营销联盟为重点,开展统计、培训、会展、招标、行业质量标准制定、价格协调等工作。按照“政府推动、市场运作”的原则,在产业集群内建立技术研发中心、产品检测中心,着力突破一批产业集群共性关键性技术,促进其推广应用。大力发展金融和物流市场、信用担保机构、知识产权服务机构等生产性服务业和服务平台,为产业集群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撑。 
  (6)实施品牌带动战略。引导企业强化内部管理,增强品牌意识,引入和通过国内和国际公认的质量管理体系认证,实现企业的管理方式、管理水平与国际接轨,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和技术含量。开展企业形象和品牌标识的策划与宣传活动,积极争创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着力提升企业综合竞争能力。以驰名商标、著名商标和名牌产品为依托,着力提升企业、产品和产业集群的国内外知名度和美誉度。 
  (7)加强产业集群政策扶持。产业集群政策是一个国家或地区产业政策、科技政策和区域政策等的综合和延伸。从一些发达国家和地区产业集群政策实践来看,产业集群政策已经成为许多国家提高产业竞争力的重要政策工具,使之成为繁荣区域乃至国家经济的新动力。日本为应对产业空洞化专门制定产业集群政策;法国推出“竞争力集群”,防止企业外迁;美国的产业集群政策极大地提升了产业竞争优势;韩国通过产业集群政策,促进地区产业分工和创新能力。我国无论是东南沿海还是中西部地区的省份和城市,出台了支持产业集群的发展政策,建议襄樊市尽快出台支持产业集群发展的政策措施。 
  【参考文献】 
  [1] 中共襄阳市委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快建设特色产业园区培育优势产业集群的意见(襄发〔2013〕7号)[Z]. 
  [2] 襄阳市特色产业园区重点培育备选对象指导名录(见襄发〔2013〕7号文)[Z]

上一篇:自主研发与FDI对我国高技术产业生产率的影响
下一篇:基于AHP的大学生创业能力成熟度模型研究

| 财政金融推荐

更多
对推进襄阳市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财政金融:对推进襄阳市产业集群发展的思考文章链接:/lunwen/caizhengjinrong/17923.html

| 论文创作推荐资讯

更多 毕业论文推荐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