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钢琴配乐诠释着影片的核心要素
2005年,达里奥·马里安奈利首度与英国导演乔·怀特合作,为电影《傲慢与偏见》(Pride & Prejudice)配乐。这部以同名小说改编的电影,充满了英式文学气息。为了使音乐更加细致圆滑并富有古典韵味,马里安奈利运用他极为拿手的钢琴小品作为全篇的核心要素。
配乐开篇,马里安奈利便用一曲极尽优美的钢琴主题“黎明”为全篇定下了典雅高贵的古典基调。后面的乐章几乎都是建立在考古学基础上的古典小品,精致华美,丝毫不输派屈克·道伊(Patrick Doyle)当年为《理智与情感》(Sense and Sensibility)所作的古典乐章。
最令人感到惊喜的是,马里安奈利居然模仿影片所处时代里十分流行的吉格舞曲样式,创作了两段“高仿”音乐,作为影片中的舞会场景配乐,透着浓浓的英伦风情。舞曲的确是令配乐出彩的绝佳体裁,历史上,有太多配乐名家留下过经典的舞曲篇章,而马里安奈利的这两首仿古舞曲在近10年诞生的舞曲配乐中堪称巅峰之作。同样是舞曲,相比德斯普拉在《色·戒》中的发挥,马里安奈利在该作中的表现似乎更加抢眼,因其具有异常优美温暖的旋律线条,更易引起听者的共鸣。
马里安奈利在该作中展示出惊世骇俗的钢琴功力,值得一提的是,在继承钢琴音乐惯有的优美典雅外,作曲家还做了更加大胆的尝试,纵观世界电影音乐史,钢琴通常只出现在抒情小场景中,这几乎是各国配乐家不约而同遵守的法则。然而,马里安奈利却打破常规,为影片的一个小高潮(伊莉莎白站在悬崖上俯瞰大地)谱写了一首欢快的钢琴曲。
前半部分,钢琴的节奏从慢到快,音色从弱到强,为最后一段的爆发充分蓄势,待到情绪积累到一定深度后,一连串轻盈跳脱的音符瞬间上升一个八度,弦乐的舒缓齐奏适时加入,营造出一派辽阔大气的景象。原本至少需要一支小型管弦乐队来表现的场景,作曲家仅仅用钢琴作为表达主体,并收获奇效,实在令人叹为观止。该场景可以算是“音画平行”手法的另一种演绎方式。
事实上,钢琴在整部配乐中都扮演着主导者的角色,起到连接转承的作用,将一首首形式相对独立的乐段串联成统一的基调。很多乐段是由钢琴首先引出主干旋律,然后巧妙地带出管弦乐,加强音效厚度,营造出更复杂的戏剧氛围。
古典钢琴乐章加英式民族舞曲,成就了这部新时期的古典配乐佳作。
二、钢琴配乐对影片情绪起到了诠释的作用
就在《色·戒》诞生的前一年,新生代配乐名家马里安奈利也一头扎进20世纪40年代的音乐叙事中。2006年,导演乔·怀特(Joe Wright)准备拍摄《赎罪》、(Aronement),这部电影与《色·戒》一样,也是根据小说改编而成,背景同样是二战期间。影片讲述了一则关于宽恕与忏悔的故事:充满幻想的毕欧尼误以为姐姐与仆人儿子罗比有染,而她的误会竟然导致一场无谓的牢狱之灾,酿成的后果在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一直纠缠着她们。
早在电影开拍前,甚至连剧本都尚未成型的时候,怀特就根据原著小说和剧本草稿,要马里安奈利先写出一些音乐来。那时,怀特也和马里安奈利聊到了40年代的电影音乐。
怀特用大卫·里恩的《相见恨晚》(Brief Encounter)给马里安奈利作为参考,因为这部老电影与《赎罪》里的爱情故事有些相似,包括男女主角含蓄的演出,与爱人相处的片段只存在于想象之中,甚至没有碰触到彼此(《相见恨晚》讲的是中年外遇的故事,男女主人公偶遇,彼此倾心,却碍于礼俗无法厮守终身,最后在道德的挣扎下终于分手,回归正常生活)。
但马里安奈利发现,《相见恨晚》的配乐轴心是拉赫玛尼诺夫的第二号钢琴协奏曲,这是典型的黄金时代配乐中常见的浪漫乐章类型,一听就令人想起爱的故事。可这种浪漫的激情在电影里并没有体现出来。于是,他与怀特就电影主题进行了更详细沟通,而后开始制作音乐小样,再与怀特讨论这些音乐该放在电影里的哪个地方。整个过程中,怀特从来不会拿所谓的暂时音轨来与马里安奈利的音乐进行比较。
电影开拍后,怀特在片场播放这些音乐,用以制造出一种气氛,让演员尽可能地在音乐的引领下融入其中。这种欧洲式的合作方法,体现出怀特与许多好莱坞导演在作风上的迥然不同,他认为,不需要在配乐完成之前使用暂时音轨,而是绝对相信作曲家的直接灵感。
在学院派人士眼中,电影音乐并不能算做一门纯粹的艺术。它的创作动机和最终效果都须紧紧围绕电影画面展开,所以从形式到内涵,电影音乐都不可避免地沦为了电影艺术的附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