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表现主义音乐文化产生的背景
表现主义首先在德国兴起,其中很大一部分因素在于,19世纪向20世纪过渡时期的德国统治集团,不仅在国内实行专横统治,压榨劳动人民,致使社会矛盾加剧,而且同其他帝国主义国家之间的矛盾也日趋尖锐,迫使德国知识分子承受着沉重的心灵创伤,致使他们的心理情绪宣泄得更为激烈。19世纪中叶以来,德国哲学家叔本华、尼采的哲学思潮对欧洲的知识分子影响深远。他们的哲学都有一个共同之处,即非理性主义,蔑视传统的一切,强调“重新估定一切价值”,强调主观感受和人的内在精神。表现主义艺术家生活在这样的政治环境和哲学思潮里,非理性主义的哲学成了他们精神的依托和理论基础。他们认为这个社会是混乱的、荒诞的、不真实的,传统的文学艺术已不能反映他们对现实的看法,也不能反映他们孤独、困惑、绝望的情绪。因此,探索出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表现主义。
表现主义艺术思潮首先是在美术中体现出来的。“桥社” 与“青骑士”两个德国表现主义画派的出现,标志着表现主义画派的确立;在文学上,小说《变形记》《城堡》《审判》等具有鲜明的表现主义风格;戏剧上具有表现主义戏剧风格的有《从清晨到午夜》《煤气》《万能机器人》等。这些具有表现主义风格的绘画、戏剧等在当时的艺术界产生很大轰动,并带给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奥地利音乐家阿诺德·勋伯格(Arnold Schonberg,1847-1951年)深远的影响。
表现主义音乐与传统的音乐仍有继承关系。20世纪初,德国晚期浪漫主义盛行,在作曲家威廉·瓦格纳、理查德·施特劳斯等人的作品中,无论是对悲痛绝望的心理刻画,对紧张、强烈情绪的描绘,还是对恐怖诡异形象的塑造,都在一定形式上预示了表现主义音乐的特征。
二、表现主义音乐文化的形成与发展
由于时代的政治、文化浪潮的冲击,也由于勋伯格本身的政治思想、艺术思想的倾向,以及对社会混乱、政治黑暗的不满,他冲破传统音乐的圈子,把他心里的恐惧、苦闷、悲痛等情绪,用极端主观的方式表现出来,从而开创出表现主义音乐,并与阿尔本·贝尔格(Alban Berg,1885-1935年)、安东·韦伯恩(Anton von Webern,1883-1945年)形成了表现主义音乐流派,也称为新维也纳乐派。
勋伯格,奥地利人,表现主义音乐的开创者,20世纪最有影响的作曲家之一。他虽然是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但教学内容却是传统音乐。在音乐创作方面,勋伯格早期受晚期浪漫主义风格的影响,采用瓦格纳半音化的和声语言创作了弦乐六重奏《净化之夜》,这是他第一首重要作品。同时,他还创作了大合唱《古列之歌》、交响诗《佩利阿斯与梅丽桑德》等。
1908年起,受表现主义画家康定斯基和其他艺术形式的影响,勋伯格开始创作无调性音乐。他的第一首无调性音乐作品《五首管弦乐曲》首演时引起激烈反对。因为他在观念和技法上放弃了有调性作曲,颠覆了传统音乐的风格,听众并不能欣然接受。此后,他相继创作了《期待》《月迷彼埃罗》等,这些作品的共同点都是采用无调性作曲技法。
上世纪20年代,受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影响,作曲家创作新音乐的热情有所下降,但勋伯格酝酿出十二音体系,它是无调性音乐进一步发展的结果。作曲家采用半音阶的十二音组成一个音列,然后以它的原形、逆行、倒影、倒影逆行的形式组成乐曲,使音乐产生了剧烈的变化,传统音乐得到根本性突破,并引起新音乐的出现。
贝尔格生于维也纳,新维也纳派代表人物之一。1904年起随勋伯格学习,这也是对他一生具有决定性作用的6年,期间他开始采用无调性语言,加入十二音体系,创作具有自己特点的、与浪漫主义密切相连的音乐作品。贝尔格的歌剧《沃采克》,尽管音响上极其复杂,大部分是无调性音乐,但同时也继承了以往调性音乐的传统,把半音阶、自然音阶和“音列”有机统一,使浪漫主义和表现主义形式主义相结合。他对人物的描写充满同情与人性化,戏剧张力激烈,具有强烈的感染力。贝尔格的表现主义音乐风格是把勋伯格的无调性作曲方法同感情表现相结合,产生新的、比较抽象的音乐语言,在抒发人的感情的同时,给人以艺术感染力。
韦伯恩生于维也纳,新维也纳乐派的代表人物之一。与贝尔格同以勋伯格的作曲方法为基础,不同的是,韦伯恩更倾向“未来”,更具“先锋性”,他的代表作品有《三首宗教民歌》《钢琴变奏曲》等。在这些作品中,韦伯恩把勋伯格作曲规则运用得更加彻底和理性化,使音乐语言十分简练和浓缩,具体表现在旋律、和声的零碎化和片段化,织体节俭,曲式结构简短,从而形成了韦伯恩独特的表现主义音乐风格。
结语
表现主义音乐中凝结着社会、文化、历史、音乐等诸多因素,同时这些因素又在一定的程度上影响着表现主义音乐的发展。受当时社会、文化的影响,表现主义音乐者往往把自身内心紧张、恐惧、绝望等刺激性的体验当作创作的依据,无调性的表现主义音乐从而诞生。正是由于表现主义音乐对传统音乐起到了根本性突破的影响,从而引起了后来一系列新音乐的出现。